二季度經濟存下行風險 統計局:堅持正確增速觀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二季度經濟仍有下行風險 國家統計局:堅持正確的經濟增速觀 今年一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水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有統計局官員日前預測。就在地方政府為今年經濟增長擔憂的同時,國…
二季度經濟仍有下行風險
國家統計局:堅持正確的經濟增速觀
今年一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增速水平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有統計局官員日前預測。就在地方政府為今年經濟增長擔憂的同時,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通過連續轉載官方評論的方式,提醒要堅持正確的速度觀,杜絕速度攀比,“個別地方對高速度的興趣,遠大于優結構,甚至經濟增長速度上,互相攀比,層層加碼。這種現象一定要扭轉。”
“真正看到速度下來了,心里就發慌”
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增長7.7%,比去年低兩個百分點,也低于前幾年的同期水平,但高于此前7.5%的預期,這個數字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盡管從認識上中央和地方都比較到位,對經濟增速回落有一定心理準備,但真正看到這個速度下來了,心里就發慌。”國家統計局的相關人士日前指出。
多數經濟學家已經下調了對今年中國經濟的預測。上周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將其預測的今年增幅從8%調降至7.75%。
對此,統計局內部人士認為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仍然是比較快的速度,只要未來不發生大的狀況,這個速度是可以接受的。
地方盲目追求增速是失衡重要因素
國家統計局日前轉載的評論文章來自統計局主管的《中國信息報》,這組系列評論的主題是“扎實樹立質量效益優先的科學發展理念”。文章直指當前地方政府比拼經濟增速給經濟健康發展帶來的隱患。
文章指出,我國經濟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并存,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的矛盾仍然突出。造成這些問題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方盲目追求增長速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片面追求政績是攀比GDP增速不可忽視的原因
國家統計局網站的評論文章也指出,個別地方目前還熱衷于通過盲目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項目擴張,甚至重復建設求得高增長,容易導致在調整經濟結構、提升產業層次、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方面投入不足,使經濟發展面臨的矛盾和問題更加突出。
而評論文章也指出,在個別地方的部分領導干部那里,經濟增長速度仍舊是“一美遮百丑”的頭等大事,不顧本地的經濟發展實際,緊盯左鄰右舍,過分強調“前有標兵、后有追兵”,盲目攀比G D P增速,苦爭G D P位次。究其原因,固然有改變一方面貌的歷史責任,但片面追求政績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對相互攀比、層層加碼帶來的損失和風險缺乏嚴格的責任追究;各項考核體系還沒有真正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