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鋼鐵業過剩產能需動真格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產業是不可替代的產業,鋼鐵材料(行情專區)是無可替代的材料,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拉動了鋼鐵產業飛速發展,鋼鐵產業的飛速發展又支持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據統計,去年我國粗鋼產量…
鋼鐵產業是不可替代的產業,鋼鐵材料(行情專區)是無可替代的材料,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需求拉動了鋼鐵產業飛速發展,鋼鐵產業的飛速發展又支持了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據統計,去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7.17億噸,80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2012年噸鋼利潤是2.6元(包括非鋼收入在內),而上繳的利稅和繳納銀行的財務費用卻是噸鋼200多元。現在應該做的,是凝聚共識,設法化解鋼鐵產業面臨的產能難題。
要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應該采取堅決措施,一方面提高節能、環保、質量標準,依法依規限制一些產能;另一方面采取促進轉移消費的措施,消耗一些產能。概括起來就是“四個一批”:優化結構減掉一批,節能環保限制一批,增加需求消耗一批,跨國轉移用掉一批。據初步測算,這“四個一批”,最少可以化解1億噸的鋼鐵產能。例如,在優化結構工作中,淘汰落后裝備方面,即400立方米以下高爐、30噸以下轉爐堅決淘汰,只要加強執法檢查,可壓縮4500萬噸產能;提高建筑用鋼標準方面,新建學校、醫院、幼兒園、辦公樓、場站等公用建筑及地震帶房屋建筑必須用高強鋼筋,可以減少1500萬噸產能;提高節能環保標準方面,對不合環保法、能源法的企業,該停則停,該關則關,這其中5000多萬噸的產能可以壓縮。
從長遠來看,通過自身的產業升級和增加需求等方式減少鋼鐵行業產能的空間仍然很大。產業升級方面,修改和提高生產、使用標準,鋼廠普遍提高鋼水純凈度,在煉鋼過程中,增加幾分鐘的吹氧時間,這些就可以壓縮近億噸的鋼鐵產能。增加需求方面,大力發展鋼結構產業,在大型公共建筑、大型橋梁、大型房屋建筑等行業,強制或大力提倡使用鋼結構,可以增加新的鋼鐵消費需求。此外,隨著我國企業外包服務能力的提高,在涉外工程總包中可以大幅提高使用自有鋼材的份額,在裝備出口方面增加鋼材二次出口,也可以消化不少鋼鐵產能。
鋼鐵企業應該如何實現轉型升級?筆者認為,鋼鐵企業要對照《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要求,一條一條地落實,解決“不合法”或“部分合法部分不合法”的問題。對照《規范條件》,尚有一定差距的企業,通過技改和升級,盡快達到要求。這也是今后鋼鐵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規模較小、下大功夫也難以達到《規范條件》要求的鋼鐵企業,應加快實施轉型發展,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命運。同時,鋼鐵企業對節能減排、產品質量要有積極的行動和高度自覺性。
化解鋼鐵業的過剩產能需要下定決心去實施,特別是一些職能部門,要勇于直面問題、直面矛盾。過去為了整頓“地條鋼”企業,我們的工作組曾穿著防彈背心,帶著氧氣焊槍去現場拆違法裝備,執法就應當有這樣的氣勢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