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里程最長、亞洲神渭輸煤管道延安段施工進展順利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盛夏六月,驕陽似火,在世界里程最長、亞洲首條神渭輸煤管道延安段中鐵一局施工現場,卻是一片繁忙景象。這座北起神木紅柳林煤礦,南至渭南蒲城大型精細化工產業園區,橫跨榆林、延安和渭…
盛夏六月,驕陽似火,在世界里程最長、亞洲首條神渭輸煤管道延安段中鐵一局施工現場,卻是一片繁忙景象。這座北起神木紅柳林煤礦,南至渭南蒲城大型精細化工產業園區,橫跨榆林、延安和渭南3市16個區縣,全長727公里,年可輸送原煤1000萬噸,服務年限達30年的輸煤管道承載了眾多人的希望。此項目的開工,將徹底打破長期制約陜西能源企業煤炭運輸的“瓶頸”,極大地提升了陜西能源企業在全國的競爭力。
延安段鐵龍灣隧道已安全生產226天由中鐵一局承建的神渭輸煤管道隧道六2標項目位于延安市宜川縣境內,工程主要包括鳳翅山隧道、曲里隧道、鐵龍灣隧道等五座隧道,隧道總長度為5023.168米。記者了解到,中鐵一局中標該工程后,抽調具有豐富施工經驗的工程人員,克服天寒地凍等困難,高標準、高要求、高速度地完成建點和隧道開工準備工作,于去年年底承建的延安段鐵龍灣隧道在全線率先開工。從開工之初,項目部就高度重視隧道施工安全控制工作,安排專人每日進行巡視,對存在的問題,現場安排整改落實。由于監控到位,項目部已經連續安全生產226天,未出現任何事故。
神渭煤炭長輸管道工程作為陜西省“十二五”重點建設項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省上主要領導趙正永、李金柱先后作過批示,要求對項目進行科學論證,早日開工建設,并要求各有關部門和沿線地方政府予以支持。
全新物流模式解決煤炭運力不足之困工程主要參建單位的橋梁工程有限公司,按照中鐵一局集團公司的整體部署,積極從轉變經營理念、拓寬營銷渠道入手,深入推進區域化營銷,以橋梁為主業,不斷尋求和拓展路外市場。中標此項工程,實現了跨行業的新突破,填補了中鐵一局在輸煤管道施工領域的空白。
神渭管道輸煤項目一頭連接陜北能源基地,一頭到達渭北煤化工園區,是促進陜北能源基地開發,加快渭北煤化工園區建設,實現陜北基地優質氣化用煤與關中豐富水資源相結合,在陜北關中兩大區域落實“三個轉化”,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大項目、好項目。
管道輸煤投資少、建設周期短、運行費用低,是一種安全高效、綠色環保的煤炭運輸方式。據中鐵一局神渭管道輸煤隧道六(2標)項目經理馬欣介紹,管道輸送煤炭是一種全新的物流模式,神渭輸煤管道將徹底打破長期制約能源企業煤炭運輸的“瓶頸”。項目實施可以有效解決榆林煤炭外運運力不足,保護沿途環境,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福當地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