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鋼市“好景不再”
來源:中國冶金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前幾個月,新疆全區GDP增幅達10.3%,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5.9個百分點。然而,雖然投資高速增長,但鋼市運行卻每況愈下,鋼材價格持續下滑,人們對后市信心…
今年前幾個月,新疆全區GDP增幅達10.3%,高于全國2.6個百分點,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5.9個百分點。然而,雖然投資高速增長,但鋼市運行卻每況愈下,鋼材價格持續下滑,人們對后市信心不足,很多鋼廠和鋼貿商都出現了虧損。
自今年春節以來,新疆地區的鋼材價格屢創歷史新低。據統計,目前烏魯木齊市場的螺紋鋼掛牌價僅在3500元/噸~3600元/噸,并且仍然處在下行通道,該價格水平與內地市場相比已經沒有多大的差別了。這與2011年新疆螺紋鋼賣到7000多元/噸的全國最高價形成了強烈反差。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新疆鋼市“好景不再”呢?日前,《中國冶金報》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新疆的一些大型鋼材市場和金屬材料行業商會。
產能過剩逐步凸顯
從大的宏觀環境來看,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形勢依然嚴峻,產能嚴重過剩,新上項目多,下游需求增長速度遠低于鋼鐵產能的增長幅度。從新疆地區的小環境來看,產能過剩是新疆鋼市旺季不旺的根源。
2013年,新疆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將達到84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在32%以上。而且國家還將繼續加大對口援疆力度,以基礎設施、民生、工業制造業為重點的各種投資還將持續。根據上述對今年新疆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的預測,鋼材的消費需求量為1335萬噸。而通過對各行業鋼材消費強度的分析和預測,新疆的鋼材需求量為1450萬噸。二者基本吻合。相關人士分析指出,新疆鋼材消費需求的峰值在2000多萬噸。
2012年,受益于國家差別化產業政策的支持,新疆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長了85.5%。從產能規模方面來看,今年新疆有幾個百萬噸級的大型鋼鐵項目建成投產。據統計,目前新疆已投產和在建的鋼鐵項目有近20家,其中已投產的有近12家,加上在建的以及原來的鋼廠都在擴大產能規模,預計今年新疆鋼鐵產能將增加700萬噸,達到2350萬噸,產能過剩的格局已經凸顯。
新疆鋼鐵行業項目投資的快速增長,主要是受援疆項目及大型鐵路、公路交通等工程的投資拉動影響。而新疆鋼鐵項目在近兩年扎堆上馬,主要原因在于審批新疆鋼鐵項目的單位不一,為兵團和地方多頭審批,導致局部地區鋼鐵企業分布不均勻,出現產能過剩。按照“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新疆鋼鐵產能將達到3200萬噸,產量為2200萬噸,可實際上,屆時新疆全區的鋼鐵產能將超過5000萬噸。
那么,目前市場形勢如此嚴峻,新疆鋼鐵企業為什么不減產或者是停產,反而繼續擴大生產?第一,最重要的原因是新疆仍然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市場還有可觀的需求增量。第二,鋼廠停產造成的損失更大,許多鋼鐵項目建成以后,設備折舊、銀行貸款利息、人工成本、維護成本、爐體保溫、水電費用等都很高,因此雖然很多鋼鐵項目“生不逢時”,但仍得開工生產。第三,停產會丟失大批客戶資源。第四,新疆地區招工比較困難,工廠一旦停產,恢復生產時招工將更加困難,而且培養熟練的操作工成本會更高。
內地資源步步“緊逼”
與此同時,內地產品的紛紛涌入也加劇了新疆地區的資源供應壓力。
受經濟快速增長的拉動,2012年,新疆鋼材產量達到1289.84萬噸,同比增長30.9%。與此同時,由于新疆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拉動了鋼材消費需求量,因此內地鋼材也“瞄準了”新疆這塊“大蛋糕”。據統計,2012年,通過公路和鐵路從內地進入新疆的鋼材達到690萬噸,除了120萬噸為借道新疆出口的鋼材外,至少有570萬噸內地鋼材在新疆區域內消化。
同時,在全國19個省市產業援疆的過程中,也延伸了援疆的產業鏈。這些援疆項目在給新疆帶來了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的同時,也帶來了原材料供應鏈。各個援疆省市在新疆幾乎都形成了自己完整的配套供應產業鏈。例如,援疆省市自己能干的項目幾乎都是由本省的建設施工隊伍干,鋼材自然也都是使用本省產的鋼材。此外,內地鋼廠都有自己比較完整的深加工產業鏈,經過深加工后成為各種構筑件,運到新疆后仍然能夠獲取可觀的利潤。以上各因素拉動大量鋼材進入新疆,造成新疆鋼材市場資源供應壓力過大。
相關人士預測,每年的6月~8月份是內地的高溫季節和梅雨季節,也是施工的淡季,因此每年的這幾個月都是內地鋼材大量進疆的時間。今年內地的鋼材市場普遍不景氣,加之鋼鐵企業大面積虧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上運費后能夠保本或者略微虧損,內地的鋼材還會大量進疆,這將進一步加劇新疆鋼材市場的競爭。
表面來看,最近一段時間,新疆的鋼材社會庫存量在下降,不過這并非來自于下游需求的大量釋放,而是因鋼貿商不愿接貨造成的。由于人們對后期鋼市信心不足,目前社會庫存已經轉移到了生產廠家,使鋼廠的鋼材流通和資金流通都遇到了更大的壓力。
新疆鋼貿業亂象顯現
“不進貨日子還好過,一進貨就嚴重虧損!薄邦A計新疆鋼貿企業中,80%已經出現虧損。”“本來是看好三四月份的行情,但是到了五六月份,旺季行情還沒出現,貨壓在手上不但沒賺還賠了許多!
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新疆地區中小戶鋼貿商銷售不暢,經營困難。商家以出貨套現的操作為主,組織訂貨的積極性不高。還有的鋼貿企業已經轉行,集中精力和資金干別的項目。
除此之外,新疆鋼市旺季不旺,也造成了新疆鋼材市場的亂象叢生。一是一些企業為了回籠資金低價銷售鋼材,商家報價較為混亂,形成了新的惡性競爭;二是冒牌生產現象嚴重,一些新投產的企業,由于沒有取得生產許可證,冒用其他企業的牌子生產和銷售,如有未取得螺紋鋼生產許可證的企業,看到抗震高強鋼筋的利潤較好,便假冒其他企業的商標生產銷售;三是假冒鋼材出現了新特點,即假冒的水平很高,連專業技術人員都很難辨認,而且假冒產品的質量都達到了國家制定的質量標準。例如6月2日,烏魯木齊市相關部門在檢查中發現,某鋼材市場新進了1500噸鋼材,標牌是廣西桂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許可證是:XK05-001-0260HRB400,爐批號是B-00675,生產日期是2013年5月31日。也就是說5月31日生產的鋼材,僅用兩天時間就運到了烏魯木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毫無疑問是假冒產品。
上述現象在新疆鋼材市場并不少見,這些現象也充分折射出新疆鋼市已是“好景不再”。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建筑鋼材南北差異顯現 北方更加抗跌 下一篇:鋼市淡季特點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