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來襲:房地產業“錢景”不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銀行業發生的“錢荒”,正在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著野心膨脹同時又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房地產行業的“錢景”。 上半年,美元債券市場、房地產信托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以及土地行情日…
銀行業發生的“錢荒”,正在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改變著野心膨脹同時又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房地產行業的“錢景”。
上半年,美元債券市場、房地產信托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以及土地行情日趨火爆,讓開發商們一度沉浸在借錢與花錢的忙碌之中,幾乎快要忘掉“缺錢”的滋味。
但隨著銀行“錢荒”不期而至,房地產行業的“嘉年華”眼看就要告一段落。
“房地產市場環境會在下半年比較困難,特別是資金收緊!币患蚁愀凵鲜泄靖笨偛帽硎疽呀浽谧鰤牡拇蛩。
由于房價與地價在上半年持續攀升,整個行業對于政府在下半年可能做出新的調控動作,例如擴大房產稅試點范圍的預期正在加強,在此情況下,資金面的突然收緊,更加強化了謹慎甚至悲觀的態度。
“對中小開發商而言,銀行流動性收緊是個不折不扣的壞消息!绷硪患蚁愀凵鲜虚_發商區域公司銷售總監說,“樓市存在蝴蝶效應,倘若下半年有個別企業因為資金問題開始降價甩貨,整個市場就會出現一連串連鎖反應!
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只扇動翅膀的“蝴蝶”,德意志銀行(下稱“德銀”)認為是這樣三類房地產企業:債務結構中非銀行貸款(如信托貸款)比例較高的開發商,高負債率開發商,以及2013~2014年間有大量債券到期的開發商。
在6月24日發給投資者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德銀認為,資金面趨緊對上述三類房地產企業打擊最大。
告別低成本境外融資
銀行“錢荒”的話題,最初在6月20日從社交媒體開始蔓延,并迅速占據了此后數日各大財經媒體的頭條。
事實上,德銀的分析師在稍早前就已經注意到這一現象,并著手研究這一新情況對房地產行業可能產生的影響。
在6月17日一份題為《高負債民營開發商融資環境變艱難》的報告中,德銀的分析師試圖從海外融資環境和內地融資環境兩個維度出發,找出最有可能暴露在流動性風險之下的房地產企業。
就海外融資環境而言,2012年四季度以來,美元債券市場充裕的流動性以及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使得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可以以較低的利率發債融資,但隨著美國國債利率回升,形勢開始扭轉。
這意味著,作為低成本海外融資最大的受益者,香港上市的內地房企即將告別發行美元債的最佳窗口期。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僅今年1月至5月初,這些房地產公司在海外發債融資金額就達到759億元,超出去年全年規模25%。
不僅融資規模空前,其中一些債券的期限以及票面利率也創下新的紀錄。
其間,中海地產(00688.HK)發行了一款金額為3億美元、票面利率為5.35%但期限長達30年的美元債。萬科也于今年3月完成一款金額為8億美元的5年期定息美元債券,年票息率僅為2.625%。
“美元債券市場充裕的流動性,給海外上市的中國開發商帶來了福音!币晃幌愀蹅治鰩熣f。
由售轉租的SOHO中國(04100.HK)在發行由4億美元10年期和6億美元5年期組合而成、總計10億美元規模的美元債券時,超額認購達到7倍以上。由于高凈值投資者以及基金經理的“搶購”,SOHO中國還順勢將10年期債券的票面利率從7.5%降至7.125%,同時將5年期債券的票面利率從6.25%降至5.75%。
在獲得海外相對低成本的資金后,這些開發商要么將募來的錢用于償還此前欠下的較高利息的債務,以改善財務結構,要么忙于將錢運回內地,開始四處舉牌,擴大土地的儲備。然而,激進拿地的策略,遇到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也就意味風險的累積。
信托點燃拿地熱情
與海外融資環境一樣,在內地,今年以來開發商的融資難度也較以往,特別是2011年大為降低。
雖然銀行對于發放開發貸仍然苛刻,但銀行以外的融資渠道,特別是信托,早已迫不及待地對開發商敞開懷抱。
根據用益信托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前五個月共成立房地產信托344款,募集資金908.53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29.85%,同比去年5月21.83%的全年占比提升8.02個百分點,這一占比數據已經接近2011年末的水平。
開發商對房地產信托融資的依賴不但沒有減弱反而還在加強,要理解這一現象,其實并不困難。2011年,信托貸款的利率動輒達到接近20%的水平,而今年首幾個月,大量房地產信托的利率已經降至10%以下。
隨著內地以及海外資金同時源源不斷流向房地產行業,開發商拿地以及并購的熱情被徹底點燃了。
來自克而瑞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其監測的典型房企在一、二線主要城市展開了優質地塊的爭搶,拿地力度大幅提升,其中僅5月一個月,通過招拍掛拿地總建筑面積共計537.1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土地成交總價194.54億,同比增長179%。
土地市場的熱度很快也傳遞到了樓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5月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同比下降的城市僅有1個,房價同比上漲的城市數量達到69個,是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此外,房價同比漲幅超過5%的城市從4月的24個增至5月的38個,是2011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就在當房地產業普遍擔心土地市場和樓市如此火爆,會招來新的調控措施出臺的時候,銀行間的流動性危機突然爆發,將上半年還不曾為錢發過愁的開發商的擔憂,從政策面拉回到了資金面。
高負債房企暴露風險
6月以來,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突然劇烈波動,其中隔夜拆借利率從3±1%的正常振動區間急速拉升,到6月7日升至9.5810%,又于6月20日狂飆578個基點,達到13.4440%歷史高點。
風云突變,銀行流動性驟緊,對于視資金為生命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成為無法忽視的嚴峻信號。
德銀的報告認為,對于大型開發商而言,由于從銀行取得的開發貸利率取決于中國人民銀行的基準利率,因此SHIBOR驟升對其影響不大。
但是中小型開發商的資金來源,除了傳統的銀行貸款,還有來自信托等其他融資渠道,而這些融資渠道受SHIBOR上升影響顯著。
克而瑞的分析師認為:“由于流動性下降和利率急劇上升,時下房企可以救急的信托融資不但會變少,而且其成本也將急劇上升。概言之,這或預示著自去年底以來國內房企享受的寬松融資環境即將結束,一些近期拿地熱情高漲的房企,對此不得不加以重視,下半年借錢可能趨緊!
非上市民營開發商,特別是在上半年瘋狂拿地的中小開發商,在目前的融資環境下,無疑被暴露在了潛在的風險之中。即使上市開發商,也可能被陰影籠罩。
德銀的分析師認為,凈負債率偏高的開發商,將是目前融資環境轉惡首當其沖的受影響者,特別是在一線城市開發高端項目的開發商,由于一線城市高端項目同時也是目前政府重點調控的對象,因此該類項目的發展商接下來可能會遭遇潛在的財務困難。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前五月山西煤炭出口33.5萬噸 下一篇:5月份鐵路煤炭發運量下降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