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選廠因治污停產半年 包鋼稀土否認“停產保價”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包鋼稀土旗下年產10萬噸精礦的稀選廠將停產半年。7月1日此公告一出,昨日(7月2日)包鋼稀土(600111,SH)股價較前一日下挫2.3%,收于20.78元。多位接近包鋼稀土的人士告訴記者,包鋼稀土并非因…
包鋼稀土旗下年產10萬噸精礦的稀選廠將停產半年。7月1日此公告一出,昨日(7月2日)包鋼稀土(600111,SH)股價較前一日下挫2.3%,收于20.78元。
多位接近包鋼稀土的人士告訴記者,包鋼稀土并非因為業績下滑要停產保價而暫停稀選廠,而是出于此前計劃的治污環保所需。
據悉,影響包鋼稀土銷售和利潤的不在精礦選冶廠,在中游的分離冶煉廠,此次稀選廠的停產并不涉及分離冶煉廠的運行。繼去年三次停產保價之后,包鋼稀土今年是否再動用此手段,則要看9、10月份的市場行情。
因環保治污搬遷停產
包鋼稀土7月1日晚間公告稱,為有效執行國家稀土礦產品總量控制政策,促進稀土市場供求平衡,引導稀土行業平穩健康發展,同時為配合包鋼(集團)公司氧化礦上山(即氧化礦選礦整體遷移至白云鄂博礦區)項目的實施,做好公司稀選廠整體搬遷至白云鄂博的相關準備工作,公司決定自7月1日起,下屬的稀選廠停產半年。
多位接近包鋼稀土的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稀選廠的搬遷,皆因包鋼集團在實施尾礦壩治理工程。因環評越來越嚴格,最近包鋼稀土高層很著急,還召開附近的冶煉分離廠開會,研究廢水處理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包鋼稀土選礦廠位于包鋼集團廠區北端,是包鋼主要的鐵精礦和稀土精礦生產基地,始建于1958年,于1965年8月投產。
上世紀50年代,包鋼建廠后,從白云鄂博礦山中提煉出鐵礦石及小部分稀土后,將剩余材料堆積起來,筑壩圍湖,日積月累形成了今天的尾礦壩。
雖然尾礦壩中含有品位較高的稀土,富含鈮礦、釷礦,但其是懸湖,又靠近黃河,污染風險大。包頭地區的稀土廢物污染特別是釷的放射性和氟的污染相當嚴重。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曾與業界人士聯名上書要求處理尾礦壩污染問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亦重視此環保隱患,并計劃投資60億元用于治理包頭尾礦壩污染,包鋼稀土亦為環保投入22億元。
由于上述尾礦壩問題,去年包鋼稀土兩次未上符合環保要求的稀土企業名單,直到去年8月底,包鋼稀土將尾礦壩治理剝給包鋼集團,才獲得環評通過,也因此獲得了2012年第二批稀土出口配額資格。
包鋼集團近兩年正在逐步實施尾礦的治理工作,具體包括“600萬噸氧化礦選礦生產線和稀土選礦生產線搬遷工程”、“尾礦庫周邊地區生態環境系統恢復工程”、“尾礦庫防滲工程”、“尾礦庫及周邊地區保護工程”、“電廠灰渣壩綜合治理工程”和“周邊農牧民搬遷安置工程”等。
稀土市場“旺季不旺”
上述消息之所以引發市場關注,與包鋼稀土之前采取過“停產保價”的措施有關。
根據包鋼稀土發布的公告,稀選廠停產后,公司冶煉分離及功能材料等中下游產業可使用公司近年來儲備的稀土精礦正常生產,不會影響公司中下游產業的發展,也不影響公司全年業績目標的實現。
“確實不會影響中游的分離冶煉廠。”包鋼稀土下屬的一家分離冶煉企業人士記者表示,“稀選廠停產一年都沒事。”
去年,稀土市場低迷,包鋼稀土為保價曾三次停產,停的都是中游的分離冶煉廠。今年稀土市場好于去年,但傳統的四、五月份銷售旺季,并沒有給業界帶來太多驚喜。根據相關機構統計的30個稀土稅號,今年5月稀土出口量為1717.076噸,環比4月的2219.741噸,降幅為22.65%;與去年5月的1044.751噸相比,上漲64.35%。
5月過后,國際需求量有所下滑,稀土行業進入淡季;6月,除鑭鈰出口量大幅增加外,其他主要產品出口量均大幅下滑。出口價格亦出現下跌,6月氧化鈰出口均價為9.24美元/千克,比5月份下降0.73美元/千克。
在旺季不旺的頹勢下,記者獲悉上半年包鋼稀土只在6月底拋了2000噸金屬鐠釹。此前,包鋼稀土也調低今年的銷售收入計劃至75億元,較去年下降18.85%。
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否還會“停產保價”?稀土分析師杜帥兵對記者表示,下半年市場不明朗,如果9、10月份再不旺,包鋼稀土可能又要停產保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