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轉型升級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廣州市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3年,經過20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番禺為總部,珠海、連云港、江陰、沙特等5大生產基地,“一中多翼”發展格局。公司主營直縫焊接鋼管、螺旋焊接鋼管的…
廣州市番禺珠江鋼管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93年,經過20年的發展,現已形成了番禺為總部,珠海、連云港、江陰、沙特等5大生產基地,“一中多翼”發展格局。公司主營直縫焊接鋼管、螺旋焊接鋼管的生產和銷售,配套擁有系列防腐和管件生產線,能提供各類防腐和管件產品。是中國最大的焊管生產和出口基地,也是國內最早掌握生產海底油氣輸送管線核心技術的企業,開創中國大口徑焊管制造業的先河。
日前,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其公司的焊管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油田、石化煉化、城市燃氣管網、建筑工程以及輸水等領域,遠銷中東、歐美、東南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公司直縫埋弧焊管產量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位,海洋油氣輸送鋼管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其中深海用管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00%。
轉型升級技術創新是關鍵
據了解,技術創新是該公司實施轉型升級的關鍵和核心,為此他們在技術創新的研發平臺建設、技術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創新團隊建設、創新管理體系建設、創新激勵機制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在創新研發平臺建設方面,推進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工作,并以此為契機,健全科技創新機制,完善科技投入機制,形成有企業特色的科技研發創新機制。組建了院士工作站,為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打造良好的企業平臺;通過組建廣東省直縫焊管工程技術中心,為解決行業的共性和關鍵技術問題提供技術支撐。建設國家級實驗室,配套先進的檢驗和試驗設備,提高檢測技術。
在推動技術成果轉化方面,該公司立足產品發展戰略,整合內外資源,充分利用現有的鋼管生產線、實驗室,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了企業自主核心技術,對管坯成型技術、合縫預焊技術、內外埋弧焊接技術、擴徑控制技術等項技術尋求重點突破,近3年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造和創新,在生產中迅速應用并進行推廣。
與此同時,在推進產學研合作方面,公司充分利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平臺,與高層院校聯合培養博士后科研人員。在材料、金屬壓力成型、焊接、檢測技術等領域,通過“產學研”相結合的方式,廣泛與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理工大學開展科研工作,共同研發新技術、新產品,將“產學研”相結合的成果推動企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轉型升級成效顯著
據悉,該公司通過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焊管生產和出口基地,成效顯著——
實現國內深海管線項目的首次應用。目前,在深海油氣輸送用管應用于1500米深度的海底,是國內的空白產品,該類鋼管徑厚比小、成型難度大、對強韌性性要求高,經過公司的技術攻關,該公司成功研制深海用管產品,為中海油荔灣管道工程工程項目提供深海用管5.1萬噸。該項目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以前,我們國家在核電用管領域,國內的核電站都是直接向國外采購,產品管型要求高、焊接工藝復雜、無損檢測非常嚴格,該公司組織技術研發,成功取得哈汽核電鋼管訂單。
可圈可點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海洋平臺領域,海洋平臺的鋼管屬于厚壁高強度鋼管,可焊性差,對鋼管圓度、直度要求高,該公司通過焊接技術攻關,成功生產4000多噸海洋平臺鋼管,并出口南美。
通過轉型升級,企業經營業績良好,財務穩健,2012年公司銷售總額超40億元,產品出口創匯1.77億美元,上交國家稅金9570多萬元,2013年1月實現經營“開門紅”,當月交稅6000多萬元。
在轉型升級戰略的實施下,公司在經營管理、質量服務、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等方面建樹良多,公司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先后榮獲全國鋼鐵工業先進集體、廣東省科技一等獎、冶金科技一等獎、廣東省政府質量獎、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廣東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廣東省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廣東省創新型企業、廣州市優勢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示范企業、十大誠信企業等榮譽稱號。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昌個人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中國鋼鐵工業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企業家、羊城十大光彩人物等榮譽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寶雞鋼管合同管產量突破百萬噸 下一篇:廣平與武安鋼企合作共建汽車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