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大市山西長治快跑轉型
來源:人民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工業余熱全天候低溫發電機組下線;全國第一個大數量級180萬噸煤制油項目即將竣工;科技部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百億安高效電力儲能電池項目建成投產…… 隨著…
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國內首臺工業余熱全天候低溫發電機組下線;全國第一個大數量級180萬噸煤制油項目即將竣工;科技部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百億安高效電力儲能電池項目建成投產……
隨著一批全循環煤化工項目和新能源新材料項目的簽約落地,煤炭大市山西長治產業結構快速升級。今年1—5月份,全市工業項目完成投資93億元,同比增長24.65%,其中近七成是新型產業,投資達60.7億元,同比增長81.5%。同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30.7億元,同比增長10.4%,工業經濟實現逆勢增長。長治市委書記馬天榮說,“長治按照延伸抓循環,轉型上高端的思路,培育發展了一批重點標桿項目,有力推動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和資源經濟的轉型。”
長治是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市,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打造全國一流現代煤化工循環經濟、新能源新材料等五大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了一批現代煤化工循環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區。
為了推進項目建設,長治市建立領導聯系重點項目、24小時項目直通車等7項工作制度。同時,長治市制定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設立了人才開發專項資金,建立了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建設等制度。
目前,長治已實現21萬噸煤基合成油、60萬噸甲醇、10億支LED封裝、1.5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24萬千瓦太陽能電池組件等生產能力,發展了醫藥生物制藥、化學原料藥、汽車整車生產等多個產業集群。到“十二五”末,長治將形成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各占半壁江山的經濟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