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世界500強揭曉 沙鋼成為江蘇唯一上榜企業
來源:新華報業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世界500強榜單實際上是全球經濟版圖的縮影。眼下,江蘇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多家企業給出躋身世界500強的“時間表”,新榜單帶來怎樣的啟示?銀行一路高歌實體經濟添堵今年榜單上,中國銀行…
世界500強榜單實際上是全球經濟版圖的縮影。眼下,江蘇正在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多家企業給出躋身世界500強的“時間表”,新榜單帶來怎樣的啟示?
銀行一路高歌實體經濟添堵
今年榜單上,中國銀行業一枝獨秀,共有9家銀行上榜,而美國只有8家。利潤前10強中,中國的工行、建行、農行、中行分列第4、第5、第9和第10名,工行成為中國最賺錢的企業。而全球最賺錢的企業是美國的埃克森美孚,蘋果公司緊隨其后列第2位。
這份排名凸顯了中國經濟值得高度重視的現象——過度金融化。中國9家銀行占據上榜企業利潤總額的55.2%,而美國8家上榜銀行利潤僅為其所有上榜企業利潤的11.9%,足以看出在整個中國經濟的蛋糕中,銀行業占到怎樣的比重。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蔣伏心表示,金融屬于第三產業,是服務于實體經濟、實體企業的,其利潤來源于實體企業。金融業獲取利潤過多,實體企業的經營所得就會少,將大大挫傷實體經濟的積極性,反過來又影響金融業利潤,使得經濟空心化加劇。
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相關研究報告指出,今年以來,我省中長期貸款增速加快,但主要集中在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前5個月制造業貸款同比少增606.2億元,既有實體經濟投資需求不旺的原因,也有融資成本高企的影響。“在消化過剩產能、推動經濟轉型過程中,需要面對一定時期內經濟放緩的現實,同時要完善金融調控,保持金融業的合理利潤水平,為實體經濟營造相對寬松的發展環境。”省社科院院長劉志彪指出。
能源企業雄起轉型壓力倍增
中國上榜企業另一特點就是資源型企業占絕大多數,集中在鋼鐵、電力、汽車、能源、化工等領域,以資源采掘為主的山西就有4家煤炭企業上榜。反觀全球前50強企業,也有資源型公司,但其中不乏蘋果等高科技企業及沃爾瑪、家樂福等服務業企業。
由于500強排名是按照上榜企業在上一財年的總收入排列,不少企業即使頂著“虧損”的帽子也仍榮登500強行列。更令人惋惜的是,上榜中國企業平均利潤率從去年的5.4%下滑至3.9%,榜單中57家虧損企業有11家來自中國,多數在能源行業。
這說明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結構性失衡的問題。省經信委副主任戴躍強指出,中國的資源型企業大多是國企,依靠國家政策和市場壟斷來獲取高額利潤,屬于透支性利潤,自身競爭力弱。“江蘇資源采掘企業不多,但產業結構偏重多年未變。”戴躍強認為,產業結構偏重并不完全是壞事,但效率不高、利潤偏低卻讓企業難以做強。
“能源企業在500強榜單上的表現與過去10年中國GDP的增長模式高度一致,即'三重三輕’——重市場輕內控,重規模輕效益,重業績輕創新。這導致我國上榜企業雖有規模,卻在資本市場缺乏吸引力,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南京大學教授錢志新指出,江蘇部分行業的重點企業接連出事,就與內控較差、創新不足有關,“要營造企業家精神,真正把主業做精做強”。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鐵遇到網絡碰出“轉型火花” 下一篇:寶新不銹鋼廠年中檢修任務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