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市場需求回暖 7月鋼價穩中有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7月以來,中國鋼材期貨、現貨、原材料價格不約而同出現上漲,這給整個上半年都陷入“跌跌不休”的鋼市帶來一線曙光。在進入金九銀十的下半年消費旺季之前,中國鋼材市場的淡季需求或超出…
7月以來,中國鋼材期貨、現貨、原材料價格不約而同出現上漲,這給整個上半年都陷入“跌跌不休”的鋼市帶來一線曙光。在進入金九銀十的下半年消費旺季之前,中國鋼材市場的淡季需求或超出預期,從而支撐鋼價適度觸底反彈。
業內人士認為,伴隨鋼材庫存的持續下降,鋼價跌勢或已結束,進入鞏固底盤的階段。盡管消費淡季來臨時中國粗鋼日產仍于紀錄高位徘徊,具有風向標性質的寶鋼8月鋼材價格卻以平盤姿態出現,終止此前兩個月下調,亦給上述判斷提供佐證。
的確,國內鋼價也已經出現一定程度上揚,部分鋼廠已經在月初上調鋼材出廠價,幅度約為每噸100-300元人民幣,但仍有客戶跟進,可見中國整體的鋼材需求可能沒有想象得差。
不僅如此,出口也有望一定程度支撐鋼材需求。盡管6月份的鋼材出口表現不佳,但陳亞亮指出,7月初的鋼材出口報價上調了每噸10-20元,且事實證明確實有海外客戶在接單,南美訂單增長尤為明顯,東南亞也不錯,7、8月的鋼材出口肯定要好于6月份。
而一向走在市場前列的上海螺紋鋼期貨亦是在最近兩周內表現搶眼。不僅成交量維持高位,螺紋鋼期貨價格亦較6月中旬的年內低點上揚8%至兩個月高位,和去年二季度出現的“無量下跌”的狀況完全不同,可見投資者對鋼價底部的形成已有了基本共識。
據調查,截至2013年7月5日,國內主要城市鋼材庫存量1512.89萬噸,連續16周環比下滑,較去年同期下降2.29%,自2月下旬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而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下旬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6.24萬噸,增量1.7萬噸,旬環比增長0.97%,創新紀錄;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218.12萬噸,增量1.7萬噸,旬環比增長0.78%。
反彈高度取決于政策面
目前來看,這一波鋼價反彈的高度是相當有限,畢竟中國宏觀經濟面仍然疲弱,且鋼材市場的供需矛盾,尤其產能過剩的狀況依舊嚴峻。
不過受訪的業內人士指出,對穩增長政策預期,包括嚴格環保政策出臺的預期亦是本輪鋼價上漲的推動力,而未來鋼價的走向更多寄望于政策面因素,包括城鎮化推進、環保風暴、棚戶區改造等。
專家指出,環保風暴一觸即發,鋼鐵業則無疑是本輪風暴的第一戰場,更為嚴格的環保措施很可能在短期內出臺,此舉必將限制鋼企的產能釋放,從而改善市場的供需矛盾。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鋼市反彈仍為外因主導 下一篇:利潤率連降,國內鋼管企業掙扎在虧損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