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聯動后電價首降遭煤企抵制
來源:北京商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昨日公布的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83元/噸,比前一報告周期暴跌9元/噸,較今年初的633元/噸大降7.9%,遠超5%這一煤電聯動預警線,電價下調幾乎是板上釘釘,然而市場卻傳來意外的…
昨日公布的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583元/噸,比前一報告周期暴跌9元/噸,較今年初的633元/噸大降7.9%,遠超5%這一煤電聯動預警線,電價下調幾乎是板上釘釘,然而市場卻傳來意外的聲音:不但電企們反對,由于擔心電價下調后對煤價的壓力進一步釋放,煤企也發出了反對聲音。
由于過去市場煤計劃電的存在,煤炭在享受“黃金十年”時,電企卻是連年巨虧,雙方關系可謂水火不容。
這一次,煤企的“示好”也主要考慮自身利益:一家煤企表示,雖然按照煤電聯動的規則,電價本該進入下行通道,“但這對于我們并沒有什么好處,現在電企們的庫存都很高,加之電力需求疲弱,他們采購煤炭本就不積極。如果電價再次下調,電企肯定會進一步壓低煤價,不但不會減輕壓力,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我們的壓力。”
反對電價下調的煤企并非個例,“其實很多煤企都有著上述同樣的擔心,電價調整僅是影響電企的盈利能力,但調低電價顯然會促使其進一步壓縮自己的成本,而占七成成本的煤炭自然會首先中槍,這對于處在虧損中的煤企顯然不利”。
除了電、煤企看空電價下調外,業界大部分專家也認為其可能性不大。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煤電聯動機制本是在煤價狂漲年代為了保護電企利益而生,所以基本都是在上調,僅2007年在部分地區下調過上網電價,“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每一次上調電價后,又推動煤價繼續上漲,形成了循環漲價的惡性機制,而這一次,電價如果下調,很可能會招致反向的降價惡性循環,也就是煤企們擔心的已經深度跌幅的”。上述業內人士分析表示。
甚至有業內專家擔心,“電價下調”壓力下,煤企自身也有可能陷入惡性競爭。“前期,神華、中煤等煤業巨頭就曾為了爭市場競相降價,致煤價指數下跌,本周出現的本年度最大跌幅,也正是因為有煤炭企業采取了比中長期電煤購銷合同所約定的更加優惠的價格銷售煤炭,在觀望情緒越發濃重的情況下,如果電企受電價下調所迫再壓低成本,煤企處境將更不樂觀。”上述專家分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