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淡 高溫下鋼市升溫 后市平穩向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進入7月份,盡管鋼市迎來傳統的淡季,盡管申城出現140年來的最高氣溫,而滬上鋼市呈現淡季不淡,高溫酷暑下的鋼市仿佛也被“烤熱”,近期建筑鋼材市場又出現一波強勁的反彈行情,鋼貿商心態…
進入7月份,盡管鋼市迎來傳統的淡季,盡管申城出現140年來的最高氣溫,而滬上鋼市呈現淡季不淡,高溫酷暑下的鋼市仿佛也被“烤熱”,近期建筑鋼材市場又出現一波強勁的反彈行情,鋼貿商心態穩定,信心增強,表示“戰高溫,奪高價”。
一些在市場前沿的銷售員說,這些天螺紋鋼、線材的生意都不錯,忙都忙不過來,客戶來采購的不少。昨天周一,一下子賣出去1200多噸,比上周五還翻了一翻多,成交量還往上提了20-30元/噸,后來老板讓封盤不賣了,今天開盤價又往上漲了40-50元/噸。
還有的銷售員說,現在公司里的現貨資源不多,老板不想急著出貨,說鋼廠出廠價格在不斷上調,進貨成本上去了,后面投放市場的資源,都在較高價位,市場價格跌不下去,現在考慮適度補倉。
在淡季里,在高溫下,這一波建筑鋼材市場價格大幅上漲行情,似乎讓貿易商有些出于意料,是需求的推動,還是人為的拉動,上漲行情能持續多久,后市走勢如何,這是時下經營者關注的熱點。
確實,進入7月份以來,才兩周多時間,建筑鋼材市場出現兩波反彈行情,在首個交易周,三級螺紋鋼價格一周內上漲150元/噸,是近年來螺紋鋼市場價格單周漲幅最大的一周。之后,中間曾小幅波動回落,而到7月15日,價格再度反彈,周二,繼續走高,又現“開盤見漲,盤中再漲,日漲兩次,漲幅半百”的景象,價格緊跟銷量走,銷售放量,價格攀升,一些商家惜售,封盤停售。這周一、周二,僅兩個交易日,申城的高線市場價格上漲100元/噸。
建筑鋼材市場這波價格上漲行情,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鋼廠出廠價格上調的帶動。一些經營者分析認為,沙鋼等鋼廠的7月中旬出廠價格大幅上調了80-150元/噸,全國其他區域鋼廠出廠價格也普遍穩中有漲。鋼廠出廠價格上調,貿易商采購成本上升,銷售價格自然跟著上調,因而推動建筑鋼材市場價格的全面回升。
此外,從宏觀面來看,對鋼市的利好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鋼價的反彈。7月15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半年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數據顯示,一季度GDP增長7.7%,二季度GDP增長7.5%,上半年增速為7.6%。數據公布后,引發了股市大幅走高,期鋼和電子盤熱卷遠期也整體上漲,帶動鋼鐵現貨市場人氣抬升。建筑鋼材、熱軋卷板、冷軋卷板、中厚板等鋼材的報價延續上漲行情,一路震蕩上行。
國內的經濟增長動力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131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1%。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3682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3.7個百分點。6月的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6185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左右。這表明,目前地方政府已經開始發力,換屆后的政治周期已經發揮了作用。
這些利好效應的疊加下,促使鋼市淡季不淡,高溫之中鋼市升溫,呈現反季節逆勢而上的行情。一些經營者在市場調研中所掌握的情況,這段時間盡管鋼產的減產、限產力度不大,而鋼材庫存量卻在減少,這說明目前的需求情況在逐漸好轉。據最新的統計顯示,6月最后兩周全國主要品種庫存總量環比降幅在3.9%左右,而7月前兩周的庫存總量環比降幅達到了4.6%。根據中鋼協數據,6月底鋼協會員企業的鋼材庫存為1267.86萬噸,較上一旬下降87.14萬噸,降幅達6.43%,為9個月以來最大降幅。
庫存在減少,而鋼廠產量則有增無減。今年6月份國內的粗鋼產量6466萬噸,同比增長4.6%;當月粗鋼日均產量為215.5萬噸,處歷史高位。1-6月累計粗鋼產量為38987萬噸,同比增長7.4%。一邊供給在增大,一邊庫存在下降,這一增一降,正是表明目前國風鋼材市場需求強度并沒有明顯減弱,雖說在淡季,依然出現鋼市回暖、鋼價反彈行情。
對于后市走勢,一些經營者認為在宏觀政策“穩增長”、“保下限”的刺激下,三季度的經濟形勢將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將把重點放在用于防治污染和促進消費的基礎設施上,包括保障性安居工程、鐵路、信息技術(IT)基礎設施(包括3G/4G和寬帶)、新能源汽車、節能設備以及城市基礎設施項目。這對鋼市無疑是一大利好,由此來看,在短期內國內鋼材市場價格具備繼續盤整上行的動能,但在消費淡季,對于供求失衡的鋼市來說,其供給過剩局面仍未有實質性的進展,鋼價后市的反彈高度將取決于鋼廠的限產力度。
好在時下的“環保風暴”成為鋼廠減產、限產的最大動力,前不久,唐山市環境保護局下發《關于空氣重污染日污染物減排措施的通知》,對鋼鐵企業進行限產。8月底前唐山市將全面啟動第二批污染企業關停取締工作。那么后期鋼廠的產量有望回落,供需矛盾得以緩解,支撐鋼材市場價格企穩回升。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基本面好轉 螺紋鋼漲勢趨穩 下一篇:鋼企仍虧損 焦炭尚未到漲價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