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螺紋鋼退出歷史舞臺 高強鋼筋“挑大梁”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7月初,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網”公布了一系列關于中國鋼鐵業主要品種的產能產線調查報告。其中,“我的鋼鐵網”公布的全國建筑鋼材產能產線調查報告顯示,盡管產能繼續呈現…
2013年7月初,國內知名鋼鐵資訊機構“我的鋼鐵網”公布了一系列關于中國鋼鐵業主要品種的產能產線調查報告。
其中,“我的鋼鐵網”公布的全國建筑鋼材產能產線調查報告顯示,盡管產能繼續呈現慣性擴張局面,但產量增速卻相應放緩。與此同時,國內建筑鋼材供需矛盾突出、生產集中、長流程鋼廠優勢明顯等特點依存;而諸如高強鋼筋逐漸成為市場主流、產能利用率趨于同一水平等新現象亦有出現。
報告顯示,2012年樣本鋼廠建筑鋼材總設計產能為44740萬噸,較2011年增加4879萬噸,增幅為12.24%;而2012年樣本鋼廠建筑鋼材實際總產量為35073.6萬噸,較2011年增加600.6萬噸,增幅僅為1.74%,產量較產能增速明顯放緩。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率逐步提高,對建筑鋼材的需求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國內建筑鋼材產能產線驟增。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國內建筑鋼材產能過剩日趨嚴重,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由此,也導致了國內鋼材價格長時期易跌難漲的局面。
調查發現,當前國內建筑鋼材生產依舊較為集中,華東和華北所擁有的建筑鋼材產能、產線占全國的六成以上,在國內處于優勢地位。整體而言,華東鋼鐵生產比重呈現增加態勢,而華北則略有下降。
“伴隨首都北京的霧霾天氣日趨嚴重,鋼鐵重地河北便成了眾矢之的,治理污染的重壓之下,河北地區多家鋼企面臨整改,由此,在本次統計中便體現出華北地區鋼鐵生產比重的下降。”
不過此次調查發現,在行業整體利潤下滑之下,2013年,國內新增線材、盤螺的產能產線呈現下降趨勢。而河北、江蘇和山東這幾個中國鋼鐵生產集區域的代表城市,其產線占總數的比重,較2011年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當前長流程鋼廠所擁有的建筑鋼材產能產線優勢依舊明顯(占全國總數近八成);而調坯軋材型鋼廠因操作較為靈活,所擁有建筑鋼材產能產線比重略有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調查發現,二級螺紋鋼基本宣告退出歷史舞臺,三級鋼、三級抗震鋼及以上高強鋼筋逐漸成為主流。
該調查報告主筆人鄭凌峰表示,2012年,工信部即發出通告,宣布于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二級鋼,然而效果并不明顯。在今年4月份一番嚴查后,鋼企二級鋼生產、市場流通的二級鋼明顯減少,三級、三級抗震及以上高強鋼筋已成為主流。“后期隨著下游設計整改,二級鋼必將退出歷史舞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該報告指出,2012年各區域產能利用率,正逐漸趨于同一水平。
鄭凌峰表示,2011年,在建筑鋼材產能并不集中的西南、西北、東北等區域,產能利用率超過100%,遠遠大于設計產能;而在產能相對集中的江蘇和河北省,產能利用率不足八成。
而在2012年,鋼鐵大省河北省、江蘇省的產能利用率,較2011年均有所提升,特別是江蘇省,提升幅度達11.13%;反觀2011年產能利用率較高的重慶、陜西、內蒙古等省份,2012年均呈大幅下降態勢。
“由此可以看出,供求失衡以及同質化,已成各地區的普遍現象,”他指出。
數據顯示,2012年樣本鋼廠建筑鋼材產能利用率為78.39%,較2011年的84.56%回落6.17%。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鞍鋼鼓勵科技創新最高獎百萬 下一篇:國內重組拉鋸戰凸現鋼鐵產能優化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