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7月PMI重返榮枯線上方 經濟或即將強力復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長達18個月經濟衰退中,歐元區在漫長隧道盡頭終于看到一絲亮光:周三公布的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意外升至2012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意外重返50榮枯線上方。同時,歐元區兩大經濟…
在長達18個月經濟衰退中,歐元區在漫長隧道盡頭終于看到一絲亮光:周三公布的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意外升至2012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意外重返50榮枯線上方。同時,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德法的PMI數據也表現亮麗。
經濟學家預計,歐元區很可能將在第三季度重返經濟增長。數據公布后,歐元對美元升至1.3250的一個月新高,歐洲股市也普遍上漲。
德法強力復蘇
數據機構Markit周三(7月24日)公布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Markit綜合PMI初值從6月的48.7跳升至18個月高點50.4,為2012年1月以來首次站上50枯榮線。
從制造業來看,歐元區7月制造業PMI初值升至50.1,為兩年來首次突破50榮枯線,也高于6月終值48.8,創2011年5月以來最高。其中工廠新訂單自2011年5月以來首見成長。產出分項指數從49.8跳升至52.3,為2011年6月以來最高,但這一定程度上是消化未完成訂單的結果。
歐元區7月服務業PMI從48.3跳漲至49.6,遠高于預估水平48.7,并創下2012年1月以來最高。
采購經理人指數50是經濟強弱的分水嶺。當指數高于50時,被視為經濟擴張的訊號,當指數低于50,尤其是非常接近40時,則指向經濟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歐元區兩大經濟體德法經濟正顯示出強勁復蘇的信號。
數據顯示,德國7月制造業PMI為50.3,高于預期的49.2,前值48.6。意味著德國制造業終于跨過了50這一“枯榮線”擺脫了頹勢。
歐元區“火車頭”德國的服務業和制造業PMI都重回50以上,意味著7月份經濟強力復蘇。
不過,最近幾個月市場對德國的擔憂并沒有對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的擔憂嚴重。雖然近期西班牙,甚至意大利方面都顯示經濟穩固跡象,但法國一直是一段時間以來最薄弱的一環。今年年初,法國PMI跌入40低點,而僅僅幾個月前,其服務業指數同樣徘徊于2009年以來最低水平附近。
如今法國私營部門也開始迎來轉機。法國7月制造業PMI為49.8,為17個月最高位。此前公布的法國7月份商業信心升至2012年初以來最高水平,7月份生產前景指標進一步回彈并升至2012年5月高點。
歐元區迎來轉機
自從2011年第四季度開始,歐元區經濟產出一直處在下降,令歐元區陷入了這一貨幣聯盟建立以來最漫長的經濟衰退。今年8月中旬即將公布的二季度GDP數據將顯示衰退是否仍在延續。
“一年半來最好的PMI數據提供了令人振奮的證據,顯示歐元區終于可能在第三季度擺脫衰退。”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克里斯·威廉姆森(Chris Williamson)表示。
威廉姆森表示,制造業指數攀升至2年高點,將驅動歐元區經濟復蘇。德、法和其他歐元區國家都出現了生產活動擴張。同時,服務業也顯示出企穩跡象,暗示歐元區內需正出現期待已久的上揚。
令人振奮的PMI數據讓歐元區決策者們終于能在今年夏天緩一口氣,尤其是對于那些遭緊縮重創的邊緣國家而言,看到了漫長隧道盡頭的亮光。歐洲央行尤感欣慰,該行此前預計歐元區經濟將在今年底恢復增長。
“歐元區PMI數據顯示,歐元區終于停止衰退,而且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重獲微弱的經濟增長。”IHS Global Insight首席歐洲經濟學家阿契爾(Howard Archer)預計,歐元區復蘇終于已經到來。“我們預計,歐元區二季度GDP可能會持平,德國增速將改善,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衰退將緩解。”
但阿契爾稱,整個歐元區普遍實施的緊縮計劃、歷史高位的失業率水平以及有限的消費者購買力仍會拖累復蘇。Markit的數據顯示,歐元區企業仍在削減雇員,只不過比今年初的裁員幅度降低了。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蘭州17戶煤企16戶被責令停產 下一篇:上半年煤炭消費量19.3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