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家上市公司回應淘汰落后產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5日晚間,工信部公布首批涉及落后產能淘汰的企業名單,該名單涉及19個工業領域內共計1294個企業。截至昨日,名單內19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發出公告進行回應,其中10家公司稱目前已經完成對指定…
25日晚間,工信部公布首批涉及落后產能淘汰的企業名單,該名單涉及19個工業領域內共計1294個企業。截至昨日,名單內19家A股上市公司全部發出公告進行回應,其中10家公司稱目前已經完成對指定產能設備的淘汰和更新,多家上榜企業均表示,淘汰產能對經營和業績影響不大。
10企業稱落后設備已關停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名單,包括煉鋼、煉鐵、焦炭、水泥、造紙等19個行業和1294個企業將涉及本輪落后產能淘汰。
其中,19家A股上市公司位列榜單之上,截至昨日,上述公司全部做出公告回應,10家公司稱目前已經完成對指定落后產能的淘汰和拆除,剩余9家公司則表示落后產能清理淘汰工作還在進行之中,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將會在年底徹底拆除淘汰。
作為本次淘汰產能規模最大的水泥行業,天山股份和冀東水泥分別發布公告表示,指定的落后產能設備已經關停;有兩家子公司上榜的金隅集團稱,下屬承德金隅水泥的落后產能已徹底拆除淘汰,另外一家邯鄲金隅太行將于9月底前關停并于年底前拆除淘汰。
在此之外,由于4月份工信部已經對有關企業發布了落后產能淘汰的通知,包括上述企業在內的多家公司紛紛表示,對落后設備的關停和清理早有計劃,因此本輪淘汰落后產能對企業經營和業績影響不大。
“消化產能還需市場力量”
在本次上榜的19個行業中,水泥、焦炭和鋼鐵成為淘汰產能大戶,分屬淘汰規模最大的前三位。
總體上看,過剩行業的產能基數還是太大,目前宣布淘汰產能的規模相對還是太小,本輪淘汰落后產能對行業的影響有限。要想切實消化產能,還需進一步的宏觀政策利好。
中國冶金工業協會副會長劉海民則認為,淘汰落后產能在一定程度上對行業是利好,但不能將其等同于消化產能的有效途徑,僅僅靠目前淘汰的小部分落后產能,起不到改善行業大勢的作用。
“長期來看,像鋼鐵、焦炭和水泥等嚴重過剩的行業,想要有效去產能,必須在建立有效和公平的競爭機制下,依靠市場的力量對企業進行優勝劣汰的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