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再生業績童話破滅 落入鋼貿陷阱委貸巨虧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經過4度延遲,7月31日,中國最大的再生金屬資源公司中金再生(0733.HK)再次迎來披露2012年年報的最后期限! 〉z憾的是,中金再生2012年年報在最后一天里終究難產。 自1月28日因Glauc…
經過4度延遲,7月31日,中國最大的再生金屬資源公司中金再生(0733.HK)再次迎來披露2012年年報的最后期限。
但遺憾的是,中金再生2012年年報在最后一天里終究難產。
自1月28日因Glaucus Research發布沽空報告后,中金再生停牌已長達6個月之久。其間既無澄清說明,2012年的年報披露也是一拖再拖。
據記者調查,年報及澄清說明難產的背后還隱藏著更大的秘密。一位接近中金再生的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去年將巨資委托貸款給鋼貿商,后來發現鋼貿商用于抵押的倉單、土地都是假的,因此損失巨大,或達10億元之巨。
7月29日,中金再生公告稱,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等法院于今年7月26日頒布命令,將委任保華顧問有限公司的Cosimo Borrelli及徐麗雯為本公司臨時清盤人。消息顯示,清盤人于上周六已進駐中金再生。
最新報道顯示,香港商罪科又逮捕一名37歲梁氏男子,涉嫌偽造賬目,這令中金再生被拘員工升至3人。
高增長幻象
“中金再生是一個公然的騙子,就經營規模欺騙了市場!边@是Glaucus Research沽空機構的篇首語。
2009年6月上市的中金再生主營業務是金屬回收、加工及營銷業務,收益大致分為3類:黑色金屬,即鐵和鋼;有色金屬,包括銅及鋁,還有其他物料,包括礦石、廢塑膠等。
翻閱其歷年財務數據顯示,這又是一個業績年年創新高的童話故事。
2007年至2011年,其營業收入分別是19.4億港元、65.3億港元、90.6億港元、225億港元和521.4億港元,同比分別增78%、236.6%、39%、148%和132%;毛利分別為2.4億港元、4.95億港元、7.9億港元、12.4億港元和20.8億港元,同比分別增100%、106%、60%、56.4%和68.6%。
香港證監會指出,有證據表明公司曾在2009年的IPO招股書及2009年年報中夸大財務狀況,同時公司的業務規模及其由主要附屬公司帶來的收益也被夸大。該附屬公司截至2007年、2008年及2009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聲稱向3家主要供貨商采購的金額絕大部分均屬虛構,連續每年將有關金額逐步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金再生上市僅5個月后,財務總監王學良便突然辭職。
對于其2012年的業績,香港證監會表示中金再生仍存在涉嫌夸大財務狀況問題,去年業績可能受到影響。
“鑒于公司情況,我在前幾個月已經離職了。”中金再生一位前員工對記者表示,其他情況不便多說。
據記者調查,中金再生的麻煩遠不止如此。2010年,在上海建立中國總部的中金再生恰巧趕上了熱火朝天的鋼鐵貿易和求錢若渴的鋼貿商。
“中金再生通過銀行將錢委托貸款給鋼貿商,鋼貿商用土地和倉單進行抵押,但是這些土地和倉單都是假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去年8月事發,中金再生的損失達10億元之巨。他們的律師已經報案,但是還未立案。這也是導致其2012年年報一拖再拖的重要因素。
“估計中金再生是想在鋼貿里掙些錢,彌補其他虧空。”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扣除玩流轉稅和所得稅,委托貸款的投資收益就可以進入凈利潤了!北京一家大型公司的資深會計人員對記者表示,而委托貸款的數目則會體現在流動資產里。
但記者在中金再生的2011年年報里,并未發現“委托貸款”及其帶來收益的痕跡,詳細情況或許還得等待香港證監會查證結果。
二度合作波折
中金再生的命運也關系著央企中國節能對其發起的控股權收購。
按照中金再生1月25日公告,主席秦志威與中國節能簽訂買賣協議,前者將向后者出售3.41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29%,總購買價約34.1億港元,約合每股10港元。
彼時的協議里,曾規定“股權交易的一個先決條件,是自協議日起中金再生不得停牌20個營業日,因買賣協議引起的任何暫停買賣除外”。因此,該規定也為這次收購平添了不少變數。
記者昨日下午聯系中國節能,以期了解收購最新進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法律部相關人員會有回應。但是數次致電后,一直未有人接電話。
事實上,這已不是中國節能與中金再生的第一次合作,也不是第一次遇阻。
早在2010年4月,中金再生就公告稱欲全資收購中國節能旗下的天津國能資源發展投資公司(下稱“國能投資”),以進一步拓展華北地區金屬回收業務,將總產能從2009年的310萬噸增加至410萬噸。
但這次收購最終無果而終。“我們把國能投資賣給了天津寧河縣一家民營企業!敝袊澞芷煜绿旖蚰彻救藛T對記者透露,可以肯定的是沒有賣給中金再生。
天津工商局資料顯示,國能投資注冊地址是寧河縣蘆臺鎮光明路7號,公司性質是法人獨資的有限公司,法人是張殿斌,經營范圍是廢舊物資回收、鋼材、有色金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