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鋼煉鐵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月18日,1號高爐優化升級改造完成并順利出鐵,截至7月26日,高爐投產滿100天,不僅實現了安全和高效運行,生鐵成本也穩步降低。自今年6月份以來,1號高爐無爐況波動,高爐煤氣利用率由46%提…
4月18日,1號高爐優化升級改造完成并順利出鐵,截至7月26日,高爐投產滿100天,不僅實現了安全和高效運行,生鐵成本也穩步降低。
自今年6月份以來,1號高爐無爐況波動,高爐煤氣利用率由46%提高至48.2%,焦比同比降低48kg/t,生鐵成本同比平均降低100元/噸。高爐指標通過校核對標后,進入同行業先進水平。
合理的內型是高爐實現高產、穩產、低耗、長壽的基本條件之一。現代高爐的內型設計特點主要表現在大爐缸、多風口、適當矮胖、減小爐身及爐腹角、加深死鐵層等方面,其目的是改善料柱透氣性和煤氣分布,提高噴煤比,適當抑制邊緣、吹透中心,以實現高產、長壽、低耗、順行。在此前提下,煉鐵廠總結國內外相同容積高爐的內型尺寸,并結合酒鋼目前的原燃料條件,確定了1號高爐內型尺寸。在高爐運行100天后,高爐爐況良好,無難行、懸料情況發生。
設備裝配水平是衡量現代高爐生產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次優化升級改造,煉鐵廠參考了國內先進高爐的設備裝配經驗,并結合當前經營形勢,采取了“利舊與改造”結合的方式,對高爐本體進行重新設計。在爐壁改造方面,使用了銅冷卻壁及鑄鐵冷卻壁,采用磚壁合一、薄壁內襯結構進行安裝。同時,設計了軟水密閉循環系統、熱轉鼓法渣處理系統,提高了設備保障能力。
1號高爐優化升級改造項目的順利實施,也解決了高爐爐皮開裂、煤氣超標、變電站設備老化等長期制約高爐生產的瓶頸問題。完備的爐體監測預警系統(水溫差在線監測、爐缸侵蝕模型監測、風口成像),有效降低了高爐事故率;干法除塵及水沖渣系統的投用,大大改善了爐前崗位的工作環境,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有效減少了動力、運輸作業人數,提高了勞動生產率。
技術操作水平是高爐經濟技術指標優化的限制環節。煉鐵廠從項目立項開始,就落實“技術興廠”的基本方針,通過制定詳盡的項目方案,扎實開展人員培訓等措施,實現了高爐“自主”開爐,這也是酒鋼首次在無外聘專家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大高爐開爐。通過百天的“駕馭”,標志著酒鋼煉鐵技術水平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