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政策開始轉向看下半年鋼價走勢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期以來,鋼價走勢開始強勁反彈,其間雖然由于美國經濟轉好提升加快退出QE3的可能增大導致漲幅有所回吐,但是總體上,七月鋼價漲幅在8%-10%左右,幅度相當驚人,在宏觀面上的變化也開始清晰…
近期以來,鋼價走勢開始強勁反彈,其間雖然由于美國經濟轉好提升加快退出QE3的可能增大導致漲幅有所回吐,但是總體上,七月鋼價漲幅在8%-10%左右,幅度相當驚人,在宏觀面上的變化也開始清晰可見,總體上由前期的“調結構”為主轉向“穩增長”為主,房地產股市融資的放行和央行時隔五月重啟逆回購釋放流動性都是明顯的信號,在這樣的情況下,鋼價開始逐漸穩定反彈也是在意料之中的,現在大家關心的是這樣的局面能維持多久,下面筆者結合當前最新的形勢變化為大家作些簡要的分析,希望能對大家把握下半年的鋼價走勢有所幫助。
宏觀拐點即將到來
盡管7月官方PMI數據超出市場預期,但由于其體現的經濟反彈趨勢缺乏廣泛的數據支持,特別是同日公布的7月匯豐PMI下滑至47.7%,創下了11個月以來新低,據此判斷國內經濟短期內仍維持疲軟態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官方PMI數據中原材料庫存上漲、出口指數回暖是積極現象,預示著上游庫存調整的拐點或已出現。另外,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及近日推出了穩增長措施,伴隨著庫存、出口方面出現的積極跡象以及未來政策措施付諸實踐,宏觀經濟拐點有望在9月到來。四季度經濟或有望小幅反彈。
7月PMI為50.3%,高于上月的50.1%。其中,制造業新訂單與生產指數均有小幅回升,分別達到50.6%和52.4%,比6月回升0.2和0.4個百分點。但是從產需關系來看,今年以來,生產指數一直高于新訂單指數,顯示產能過剩和產量釋放過快的局面仍未得到改變,需求端仍相對較弱。
7月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7.6%,較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產成品庫存指數47.3%,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原材料庫存指數小幅回升,產成品庫存下降,而庫存調整也得到了來自上游行業鋼材的支持。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國鋼材產量有所回升,庫存下降,鋼材庫存底部已現。
外貿形勢也有一定好轉。7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9%,比6月回升1.3個百分點。這一趨勢同樣也得到了高頻數據的支持,7月國內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由降轉升,環比上漲7.3%;其中,地中海線回升10.6%,美東線回升2.8%,歐洲航線回升33.5%,顯示出口需求有望小幅恢復。
7月官方PMI購進價格指數為50.1%,比6月回升5.5個百分點,且重返50%以上。這或與7月食品價格以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關。布倫特原油價格7月上漲4.6%;商務部公布的生產資料價格與食品價格也出現上漲趨勢,特別是6月下旬以來全國豬肉價格漲勢明顯。預計7月通脹或為2.7%,而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回升,7月PPI降幅有望收窄至-2%。
雖然食品價格有上漲壓力,但下半年基數效應繼續回落,所以總體來看,全年通脹壓力可控,CPI將維持在2.5%左右,低于政策目標。從最新一次政治局會議對未來經濟方向的提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可知,通脹已不是決策層擔憂的首要問題,未來貨幣政策可以做得更多。
就業情況仍不樂觀。官方從業人員指數為49.1%,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但連續14個月低于50%。另外,匯豐PMI就業指數已回落至2009年3月的最低點,顯示中小制造業企業已面對著金融危機以來最艱難的時刻。
另外,7月匯豐PMI與官方PMI走勢再次背離,值得警惕。雖然兩者樣本存在差異,但這并不意味著官方PMI對經濟走勢判斷更有說服力。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經濟仍在下滑之時,官方PMI就曾一度出現反彈趨勢。因此對于當前經濟形勢判斷還需參考其他指標,僅依據官方數據小幅反彈即判斷出現了經濟拐點,理由并不充分。
考慮到最近公布的6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大幅放緩、外匯占款負增長以及二季度觸及經濟底線7.5%的增長水平,預計7月投資與工業生產仍將保持低位。而受制于收入增長放緩,消費增長不會有較大提升。
政治局會議以及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達的信息,顯示宏觀政策微妙變化已經出現。而近期央行時隔五月重啟逆回購釋放流動性也是政策積極的證據。近日發改委主任徐紹史有關實施穩健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適度充裕的言論,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仍有空間。鑒于當前貨幣利率較高、企業資金成本較大,可能在適當時出臺降息、降準等措施以緩解市場壓力。
淘汰落后產能和環保造就樂觀預期
近期,從工信部到河北省再次刮起一股鋼鐵產能減產之風。首先是7月25日,工信部公布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其中要求淘汰約700萬噸落后煉鋼產能;隨后在7月29日召開的河北省國資委監管企業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上,又傳出未來3年河北省要削減近1億噸鋼的消息。
以河北為例,官方數據顯示,5年來,河北省共淘汰煉鐵4892萬噸、淘汰煉鋼3496萬噸。但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09年河北粗鋼產量約為1.35億噸;而在今年兩會期間,張慶偉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河北大體上有2億多噸的鋼鐵產能。從2009年到2012年,淘汰產能的同時,新的鋼鐵產能卻增加了約7000萬噸。從鋼鐵行業來看,環保做的較好的企業環保成本為120~150元/噸,而做的不好的環保成本才20~50元/噸。通過提高環保要求力度可以倒逼落后產能加速退出生產。
早在2010年,河北省就提出在“十二五”期間,鋼鐵產能硬性指標為9500萬噸,并且“只減不增”,但實際上去年河北省鋼鐵產能達到2億多噸,比計劃指標超出了1億多噸。河北鋼鐵集團2010年到2012年粗鋼產量分別為4478萬噸、7123萬噸和6923萬噸,也就是說河北鋼鐵集團3年間貢獻了約2500萬噸的新增產能;而其他大戶,如河北新武安鋼鐵集團、河北縱橫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河北津西鋼廠在2012年的粗鋼產量則分別為1287萬噸、911萬噸和910萬噸。河北4家大型鋼企去年共計貢獻產能約1億噸。
其余的產能則由河北省內其他家鋼企聯合貢獻,但河北省具體有多少家鋼企,目前各方統計數據都不一樣。其中,納入河北省冶金行業協會統計的重點鋼鐵企業約五六十家,而符合同樣標準的全省企業應該在七八十家左右;媒體報道的《河北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規劃》內容中透露的數字是,河北省有冶煉能力的鋼鐵企業目前有150家;而河北省統計局統計的省內涉鋼企業則達到700多家。
上半年,我國粗鋼產量3.89億噸,同比增長7.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6個百分點;全國平均日產粗鋼215.4萬噸,相當于年產粗鋼7.86億噸的水平,日產水平處于高位。此外,上半年鋼材庫存居高不下,中鋼協會員企業庫存比上年同期增加22.5萬噸,增長1.75%。
7月25日,工信部公布2013年煉鐵、煉鋼、焦炭、鐵合金等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第一批)。其中涉及煉焦產能1630.3萬噸,煉鐵產能277萬噸,煉鋼產能698萬噸。要求有關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力爭在2013年9月底前關停列入公告名單內企業的落后產能,確保在2013年年底前徹底拆除淘汰,不得向其他地區轉移。從此次工信部公布的名單來看,煉鋼、煉鐵企業列入淘汰的名單并不多,對國內鋼廠生產情況總體不會形成太大的影響。但考慮到此次政策也是國家環保治理政策大框架中的一個著力點,據了解環保部近期將公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改委、工信部等部門近期也將公布《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總體方案》。隨著一系列環保治理組合政策的出臺和實施,對鋼鐵過剩產能將形成抑制的政策效果依然值得期待。
下半年鋼價走勢大預測
國家統計局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投資、消費、凈出口對G D P貢獻率分別為53.9%、45.2%和0.9%。三駕馬車中,凈出口明顯疲軟,引擎失靈。此前海關數據顯示,進出口從5月起明顯回落,6月進出口更是出現了17個月來的首次“雙降”,出口增速創下44個月新低。目前來看,后期穩增長仍將主要寄希望于投資,下半年鐵路基建、保障房建設等或將進一步發力。消費和投資還將成為拉動鋼材消費的主力軍,從這個角度看,下半年鋼材消費還將持續增長,或有樂觀表現。
中鋼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7月中旬重點鋼企粗鋼日產量171.8萬噸,旬環比增1.4%;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為213.0萬噸,旬環比增2.4%。數據顯示,7月以來,隨著鋼價上漲、利潤提升已經訂單的改善,高爐開工率也繼續上升。不過,由于產量提升依然有限,而市場訂單較為理想,所以從8月份的鋼廠發貨計劃來看,減量打折發貨居多,市場資源仍將處于偏緊狀態,對價格穩定較為有利。
綜合各方面因素看,下半年鋼材市場價格將在需求拉動和成本頂推下,持續上行,但是節奏上的把握比較困難,主要是外圍環境復雜多變,美國退出QE將成為大概率事件,但是退出步驟和時間主要依據美國自身的經濟復蘇情況而定,而一旦加速退出,國內資本外流加速,短期內將造成通縮的局面,對經濟正常健康的運行造成重大負面影響,而下半年隨著美國QE退出時間表日漸確定,國內可能會為了對沖其負面影響,加緊出臺一批刺激政策,拉動經濟,這樣的可能性很大,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可能就是刺激政策出臺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