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首次發布企業“環保排行榜” 鋼鐵熱電墊底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涉及11大污染性行業,覆蓋全市六區四市,通過四大類12項評價指標的權威評定,8月21日,青島市第一份《重點企業環境績效年度評價報告》正式發布,93家重點企業在2012年間的環境行為首次以成績…
涉及11大污染性行業,覆蓋全市六區四市,通過四大類12項評價指標的權威評定,8月21日,青島市第一份《重點企業環境績效年度評價報告》正式發布,93家重點企業在2012年間的環境行為首次以成績排名的形式曝光。根據青島市環保局的通報,這93家重點企業包括省控重點企業以及城鎮污水處理廠,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總量占到了全市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80%以上,因此,這份環境績效的評價結果基本能反映出全市企業的環境績效狀況。報告顯示,環境績效評價滿分為100分,93家重點企業2012年度環境績效評價分值最高是92.36分,最低為18.43分,全部企業的平均分為80.33分。
企業排行榜:
93家重點企業鋼鐵熱電排名墊底
企業在一年之中所有的環境行為以分數的方式呈現在公眾面前,這在青島還是頭一次。8月21日,青島市環保局公開發布《青島市企業環境績效2012年度報告》,全市93家重點企業按照成績從高到低,形成了一份壯觀的“排行榜”。
在榜的企業大牌云集,包括省控重點企業以及城鎮污水處理廠。涉及了熱電、食品、污水處理、紡織印染、化工等11個重要行業,其中,電力、熱力生產行業26家,食品加工行業20家、城鎮污水處理廠19家、紡織印染行業11家、化工行業10家,機械制造行業2家,鋼鐵、燃氣制造、造紙、化肥、皮革等行業各1家。
從行政區域分布上,93家企業覆蓋全市所轄六區四市,其中黃島區企業最多,有20家企業,最少的是市南區,僅有2家。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報告反映的是93家企業2012年的環境行為與表現。93家重點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占全市企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80%以上,因而報告基本反映了全市企業環境績效狀況。
93家重點企業2012年度環境績效評價分值在18.43分~92.36分之間,全部企業平均分為80.33分,分數越高說明企業在過去一年間的環境行為越好,排名越靠前。
食品行業最好紡織印染業最差
報告在發布企業總排行的同時,還對重點行業進行了成績排名。93家評價重點企業主要分布在熱電、食品、污水處理、紡織印染、化工等五個行業,其中,食品加工業平均績效分最高,分數為83.49分;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平均績效分為83.31分;污水處理廠平均績效分為80.60分;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平均績效分為78.89分;紡織印染業平均績效分最低,為77.7分。
報告對排行榜解讀稱,環境績效排名靠前的企業,說明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嚴格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無環境違法行為。企業自身環境管理機構健全,環境管理制度完善,積極推行清潔生產,主動升級改造污染防治設施,能保持穩定達標排放,節能減排落實好,履行社會責任較好,受到各級環保部門表彰,在本行業內具有引導示范作用。
而排名靠后的企業,普遍存在污染防治設施老化、環境管理機構不健全、環境管理制度不完善、未實施清潔生產等問題;個別企業不重視環境保護工作,有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問題,存在污染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超標排放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多次受到行政處罰。
四大類12項指標為企業評分
企業的環境績效分數是怎么評定出來的呢?記者采訪了解到,環境績效滿分為100分,其中客觀數據評價指標占75%,主觀評判指標占25%。污染防治、環境管理行為、社會影響及企業環境行為社會滿意度四大類評定項滿分分別為30分、25分、20分及25分。分數越高代表企業環境績效水平越高。
客觀指標由污染防治、環境管理行為、社會影響三大類9項指標構成,對企業各項環境績效行為進行度量取值,著重反映企業2012年度環境績效實績;主觀評判指標包括3項滿意度調查,側重反映社會和公眾對企業環境行為的印象和認可度,反映民眾對目前生存環境生活狀態的主觀感受和評判。
在對93家重點企業的環境績效評價過程中,企業失分占績效總失分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別為污染防治(31.0%)、環境管理行為(28.6%)與社會影響(11.2%)。污染防治類績效指標中,主要丟分項為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超標、監督性監測超標及因超標行為受環保管理部門通報。
社會影響類績效指標中,共有15家企業2012年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有6家企業因環境污染受到群眾投訴。評價企業均不涉及環保部掛牌督辦案件、省環保廳重點環境案件,未發生突發環境事件。該比例反映出企業環境績效存在缺失的程度或差距的大小。
主觀評判指標社會滿意度調查指標失分占總失分的29.2%,社會滿意度調查績效指標中,主要丟分項目為被調查者對企業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投入情況、企業社會責任表現與環境信息對社會公開情況的滿意程度。
企業環境績效評價一年一發布
報告的發布是青島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報告中的研究成果,是經青島市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委托,由青島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獨立承擔研究得出的。
針對評價結果,報告也對企業提升環境績效給出了建議,包括規范企業內部管理、加大環保投入力度、持續推進重點企業清潔生產審核,不斷提高生產工藝水平,減少資源能源浪費,實現節能、降耗、減污、增效。
青島市環保局的企業環境績效評價體系在今年年初就已經上報國家環保部,在環保部的網站上,對青島市這套體系的作用這樣表述:是建立科學的量化評價體系,從環境守法、污染控制、信息公開、環境安全、清潔生產情況等方面進行量化評價分析,綜合評價定級,分別以綠色、藍色、黃色、紅色和黑色進行標示。對等級高的企業環保部門在評優評先、綠色信貸、企業上市環保核查、治理項目和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企業的環境友好行為;對等級差的企業,在項目審批、資金安排、資質管理、上市核查、行政許可等方面采取一定的限制措施,督促企業加強污染防治。
環保部信息顯示,青島市對企業環境行為實施動態評價管理,對積極進行整改的企業,升級表彰,反之實施降級處理。每年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企業環境行為評價情況,接受社會監督。對此,青島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也表示,只要條件允許,評價研究今后將一年一次。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上市鋼企半年業績亮眼 下一篇:首鋼長鋼公司低碳發展給力企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