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煤期貨“內外雙修”
來源:中證網-中國證券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3年下半年的期貨市場將迎來期市第一大航母級別品種的上市,那便是動力煤期貨。雖然,動力煤期貨上市時間尚未最終敲定,但不少跡象均表明其上市時間已日益臨近。目前,鄭商所正積極開展投…
2013年下半年的期貨市場將迎來期市第一大航母級別品種的上市,那便是動力煤期貨。雖然,動力煤期貨上市時間尚未最終敲定,但不少跡象均表明其上市時間已日益臨近。目前,鄭商所正積極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8月29日,由鄭商所主辦的動力煤期貨上市培訓會在天津舉辦,給企業投資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培訓課。
國際經驗護航
“動力煤期貨上市后將成為當前期貨市場上首個航母級品種,它有望成為鄭商所甚至整個期貨業的定海神針。”業內專家如此評價動力煤期貨。
專家介紹,全球歷史上,曾有三家交易所上市過15個煤炭期貨合約。其中,實物交割的期貨合約有兩個,分別為CME集團的阿巴拉契亞中心山脈期貨合約及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ASX)紐卡斯爾離岸價期貨合約。由于上市以后交易持續低迷,澳大利亞交易所于2012年8月18日對外宣布對紐卡斯爾離岸價期貨合約停盤。
煤炭本身是大宗散貨,具有不易儲存、質量易發生變化的特點,為實物交割帶來了困難,阻礙了實物交割煤炭期貨的活躍。相反,現金結算的期貨合約能夠避免實物交割的不便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煤炭期貨的交易量的擴大。因此,世界兩大期貨交易所CME及ICE爭先恐后地推出了多個煤炭指數期貨合約。以現金結算的煤炭期貨合約共有13個,其中11個為動力煤期貨,另外2個為次煙煤期貨。
迄今為止,煤炭期貨已在降低煤炭價格波動風險、鎖定相關生產企業利潤和增加煤炭市場流動性方面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GLOBALCOAL估算,約有50%的煤炭交易是通過在期貨市場上的并行運作實現對價格波動風險的控制。每年通過ICE的煤炭期貨合約結算、交割的煤炭總量約為10億公噸。
世界上幾種主要的煤炭期貨品種在經過上市初期的培育后,近年來交易量逐漸活躍,功能發揮逐步顯現,已經成為相關國家和地區煤炭現貨市場參與者制定價格和規避風險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據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分析,目前美國煤炭期貨品種盡管與其他能源期貨相比,交易量仍欠活躍,但是其市場功能發揮良好,尤其是發現價格方面,為美國煤炭生產企業與火力發電企業簽訂長期貿易合同提供了重要借鑒。
國內市場提供交易沃土
專家在對比動力煤期貨上市之初美國的煤炭市場狀況之后,認為我國煤炭市場現狀與特點更適于動力煤期貨的推出與活躍。
首先,我國動力煤用途廣泛,市場結構較為合理,市場參與者眾多。我國動力煤的消費形成了以電力行業為主,建材、冶金、化工行業需求量并存的下游消費企業結構。2011年,除電力行業以外,建材行業、冶金和化工行業消費的動力煤在動力煤總體消費量中的占比分別達到19.66%、3.71%和2.18%。同時,我國有為數眾多的煤炭貿易商,超過5萬家貿易商常年活躍在動力煤貿易市場中。面對上游供給及下游需求方面的壓力,貿易商參與動力煤期貨交易的需求強烈。總的來說,盡管火力發電依然是動力煤消耗的主體,但是我國更為合理的動力煤消費企業構成決定了更多不同的消費企業有避險需求,我國動力煤期貨的市場參與度也會相對較高。
其次,我國煤炭市場化程度逐步提高,政策對煤炭市場化推動作用明顯,動力煤期貨上市呼聲高。我國政府出臺多項政策,加快落實推進動力煤市場化,為我國動力煤期貨的推出創造了有利條件。2012年9月,發改委向國務院提出了取消市場煤、建立煤電市場的長協機制,標志著動力煤市場化改革的大幕開啟。2013年伊始,國務院印發《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要“完善區域性、全國性能源市場,積極發展現貨、長期合約、期貨等交易形式;逐步培育和建立全國煤炭交易市場,開展煤炭期貨交易試點。”政策的支持為我國動力煤期貨的推出創造了寬松的環境。
第三,我國煤炭市場缺乏風險控制工具,動力煤期貨呼之欲出。與美國相比,我國并不存在OTC市場,煤炭行業上下游企業沒有規避煤炭價格波動風險的途徑。動力煤期貨的推出能為產業鏈企業及投資者提供套期保值的方法,滿足投資者管理風險的需求,市場參與我國動力煤期貨交易的熱情就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