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稅費,看看“減”字的背后
來源:中國煤炭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煤市低迷、煤企困頓之際,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密集叫停了一些不合理稅費,旨在為煤炭企業減輕負擔,讓人拍手叫好。但是,令人深思的是“減”字的背后。 在一些地方減…
在煤市低迷、煤企困頓之際,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幫扶措施,密集叫停了一些不合理稅費,旨在為煤炭企業減輕負擔,讓人拍手叫好。但是,令人深思的是“減”字的背后。
在一些地方減免或暫停收取的稅費中,有些本不該收取的費用不知何時悄無聲息地落到了煤炭企業的身上,有一些費用確有其名,但征收方式并不合法合規。如果不是迫不得已需要減輕煤炭企業的負擔,不知道這樣本不該收取、征收方式并不合法合規的收費,還會大行其道到何時?
多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加在煤炭企業身上的各項費用,不但名目繁多而且漏洞百出,有些收費,從收取的金額到費用的監管和利用,完全找不到相關的政策和文件依據。如煤炭企業的維簡費,早在2004年,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就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煤礦維簡費管理問題的若干規定》,其中明確規定煤炭企業維簡費必須由煤炭企業按規定標準提取,自行安排使用,且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強制集中企業提取的維簡費。可是多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堅持向煤炭企業收取煤礦維簡費,而且收費的標準也是自己擬定的,也就是說企業在按照國家規定自行提取維簡費的同時,還要向政府再額外交一份,這部分費用流向何方卻不得而知。一些政府監管部門打著幫助企業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的大旗,胡亂收費,卻沒有給企業帶來任何安全方面的益處。而據記者所知,即便是在煤炭市場如此低迷的今天,一些地方政府還在向煤炭企業征收著類似的費用。
在煤炭企業遭遇低谷之時,在國家反復強調以市場為主體,減少地方行政干預之時,一些地方政府一邊高喊著“發揮企業主體責任”,一邊又處處暗中設檻,為難企業,想盡辦法從企業身上揩油,真是說一套做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