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升級版”是煤炭企業唯一出路
來源:東方財富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煤炭市場價格長期連續下跌,大大影響了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但在風凄雨苦的灰暗天幕下,也有一抹靚麗的色彩值得關注:開灤集團2007年的營業收入只有157億元,從2008年開始徹底轉型,2011年猛…
煤炭市場價格長期連續下跌,大大影響了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但在風凄雨苦的灰暗天幕下,也有一抹靚麗的色彩值得關注:開灤集團2007年的營業收入只有157億元,從2008年開始徹底轉型,2011年猛增至1456億元,進入世界500強,2012年達到1757億元,在世界500強中的位次前移75位。考慮到金融危機后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考慮到中國經濟面臨增速下行的壓力,開灤集團不僅能夠頂住,而且逆勢起飛,知名度和美譽度等軟實力也持續提升,這樣的業績實屬難能可貴。如果沒有結構調整,沒有轉型升級,今天開灤在市場中的位置是不可想象的:按年產幾千萬噸煤測算,價格不斷下滑,收益會大大降低。煤化工(行情 專區)產業在消化了部分煤炭、減輕了銷售壓力的同時,還提升了附加值。而現代物流和金融服務的發展,則使企業不僅具有了規模之大,也有了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之強。從某種程度上說,開灤的轉型就是“打造升級版”的預演。
大精煤戰略是“升級”的基礎。煤炭市場的競爭,根本上是產品質量和產品價格的競爭。總體供大于求、市場過剩,但是質量優、價格好的產品,仍然具有競爭力。張文學到開灤集團任職后,通過扎實的調查研究,提出要轉型、要升級,必須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只有把煤炭傳統產業做大,才能為轉型發展提供時間和資金保證。煤炭產業如何做大?就是內挖外擴。內部煤炭基礎產業要挖掘潛力:煤質不好的,一噸只能賣100多元,成本卻要300多元,噸煤綜合(行情 專區)成本已經大于其市場售價,生產規模越大,現在虧損也越多;而精煤每噸售價上千元,價值完全不同。現在開灤集團的主要利潤來源還是煤炭,尤其是精煤。大精煤戰略不是簡單地把量做大,而是調整產品結構,按照市場的需求實現利潤最大化。開灤這幾年加快高產高效礦井的建設,通過強化管理,提高裝備水平、推動兩化融合,有效提高了經濟效益,大精煤戰略的實施成為了重要的利潤增長點。
煤化工是“升級”的重要途徑。煤化工主要有三條技術路線,煤焦化、煤氣化(行情 股吧 買賣點)、煤制油。開灤的產業鏈在選擇技術路徑上非常慎重,既不能土,也不能過分貪大求洋。開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張文學認為,現代煤化工關鍵是選對技術路線。開灤的煤化工現在能做到一塊煤產出30多種產品,預計將達到70多種。一噸煤價格在數百元至千余元,但轉化為化工產品,其價格就是幾千甚至上萬元。開灤目前擁有河北省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的煤化工園區,但在張文學的布局中,不但要做到規模大,而且還要技術領先、產品最優、循環經濟最好,這樣,才能在未來真正起到旗艦的作用。
物流、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是“升級”的方向。現在開灤集團的非煤產業比重已經超過80%。以物流為例,2007年收入是33.7億元,2008年達到103億元,成倍增長,今年有望達到1300億元左右。靠實體物流的建設、靠技術含量的增加,整體效益提高了,抗風險的能力也明顯增強。實體物流提高之后,河北的物流也會被帶動起來。
鄧小平開啟中國變革之門后,中國經濟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長,成為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我們的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以人均指標衡量,在全球200多個經濟體中還處于中下游水平。考慮到經濟增長的質量,考慮到粗放的生產方式給資源、環境帶來的壓力,考慮到機會不均等、分配不公平所導致的社會斷層,我們一定要保持謙虛的心態,既要認識到我們取得的成果,與包容性發展的要求還有相當大的距離,也要對“中國夢”實現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保持足夠的警醒。13億人的現代化,這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業,如何打造經濟升級版,在持續發展的同時,解決社會轉型、環境保護、氣候變遷等難題,也是人類歷史前所未有的挑戰。
- 上一篇:晉煤集團再入中國企業百強 下一篇:美國商務部對華鋼管和鋼格板啟動復審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