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業真正寒冬或在十三五到來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9月11日,寶鋼公布了10月碳鋼板材期貨價格。不出市場意外,不管是一直以來的熱銷產品普冷,還是市場接受程度較高的熱軋產品,都以漲價為主基調。 今年以來,寶鋼調價總體以上漲為基調…
9月11日,寶鋼公布了10月碳鋼板材期貨價格。不出市場意外,不管是一直以來的熱銷產品普冷,還是市場接受程度較高的熱軋產品,都以漲價為主基調。
今年以來,寶鋼調價總體以上漲為基調,一改去年和前年以平盤或降價為主的政策。隨著9月和10月鋼市傳統“金九銀十”的到來,市場先前就預計,以寶鋼為主大型鋼企,或都繼續采取漲價政策,以穩定市場預期。
寶鋼昨日公布的政策,熱軋基準價與9月持平,但取消了原有100元/噸的訂貨優惠,普冷、熱鍍鋅、電鍍鋅和熱鍍鋅的價格保持漲勢,幅度在50元/噸-100元/噸不等。
“總體確實穩中有漲。”分析師劉秋平昨日對記者稱,“熱軋產品通過取消優惠的方式明穩暗漲。普冷等汽車用板之所以繼續上調100元/噸,是因為寶鋼方面的反饋顯示:9月和10月兩個月以來,寶鋼優勢品種訂單較為理想。”
劉秋平還發現,9月梅鋼熱軋價格上調150元/噸之后,市場接受度較低,“所以,寶鋼本次采取了相對溫和的平盤、但取消部分優惠的方式來提高市場接受度”。
但劉秋平提醒說,目前市場也在“糾結”。一方面,站在原材料的角度,隨著近幾個月鋼廠維持很高的產量,及7月以來鋼價的大幅上漲,進口礦價實際上出現了大幅反彈,且漲幅遠高于鋼材價格漲幅,這很可能會繼續吞噬鋼廠的大部分利潤。另一方面,鋼廠想繼續轉嫁高成本的壓力,恐難完全實現。
一位江蘇鋼貿商也表示,除了寶鋼等本就質量過硬的“硬通貨”外,就9月的情況看,市場訂單其實不如7月和8月這么多。“我擔心市場熱情已經到頭。”該鋼貿商表示。
劉秋平認為,即使寶鋼優勢產品有繼續提價的底氣,并不代表其他鋼廠也能順利跟進,“后期鋼廠調價可能出現一定分化,不排除出現漲價、平盤甚至暗補的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近期對媒體表示,鋼鐵行業目前僅是進入了“深秋”季節,真正的“寒冬”還沒有到來,“中國鋼鐵嚴重產能過剩時代,預計將在‘十三五’期間到來”。
不過,中鋼協近期認為,在經濟明顯減速、競爭日趨激烈、價格中樞大幅降低等嚴峻形勢的挑戰下,國內鋼鐵行業仍取得了來之不易的利潤——1至7月,列入中鋼協財務統計的全國86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實現利潤49億元,同比增加46億元,“預計今年全國鋼鐵行業的經濟效益或好于去年”。事實上,就近期資本市場的表現看,鋼鐵股出現了回暖勢頭,9月11日,積弱已久的山東鋼鐵和南鋼股份漲停,武鋼股份自8月底至今,漲幅也達到了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