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期貨有望年內上市 鐵品位60%以上粉礦精礦均可交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鐵礦石期貨近日獲批,備受關注的鐵礦石期貨交割品種質量標準也將逐漸完善。 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一位相關人士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鐵礦石期貨有望今年在大商…
隨著鐵礦石期貨近日獲批,備受關注的鐵礦石期貨交割品種質量標準也將逐漸完善。
大連商品交易所(下稱“大商所”)一位相關人士昨日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鐵礦石期貨有望今年在大商所上市交易。根據鐵礦石現貨貿易實際,將鐵礦石期貨的基準交割品定為鐵品位為62%的粉礦,鐵品位在60%以上的粉礦和精礦均可以替代交割,鐵品位、二氧化硅、氧化鋁、硫、磷含量等五個指標是主要升貼水指標,微量元素作為“限制性”指標。
另據大商所負責人介紹,鐵礦石價格波動對整個產業經營發展影響很大,因此在突出現貨主流品級的同時盡可能將更多的現貨納入到交割體系中來。
數據顯示,鐵礦石用途單一,98%作為鋼鐵生產原材料使用,鐵礦石在生鐵成本中占比達50%~60%。我國是全球鐵礦石消費超級大國,占比59%,2012年,我國生產生鐵6.54億噸,折合消耗成品礦10.5億噸。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將合約交割品種確定為鐵礦石粉礦和精礦,主要是粉礦和精礦是我國生產、消費、貿易的主流品種。粉礦是我國企業敞口風險中最大的品種,粉礦價格代表性也較好。
2012年,我國生產的4.4億噸鐵礦石成品礦中有4.2億噸為精粉,占比高達95%,進口的7.4億噸鐵礦石中粗粉量5.6億噸,粉礦和精礦占我國鐵礦石供給總量的83%。
此外,大商所工業品部專家還透露,在合約交易標的確定方面,鑒于我國大型礦山基本都是鋼廠自有,鋼廠面臨的鐵礦市場風險主要在于進口礦,貿易商也大多集中在進口礦方面,因此選取我國消費、貿易中價格代表性強、避險需求大的、含鐵量62%的進口粗粉作為交易標的。
粗粉在進口鐵礦石中占據主流,而進口鐵礦石價格、庫存風險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長途海運,我國主流鐵礦石進口來源國到我國的海運時間為15天至40天;二是龐大庫存,我國港口鐵礦石平均庫存量已從2007年的4460萬噸增長到2012年的9400萬噸,價格波動導致龐大庫存存在貶值風險。
粉礦的價格代表性好也是設定鐵礦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的關鍵考慮因素。目前全球鐵礦石指數定價體系下,指數機構均是采集并公布的我國北方港口到岸進口粉礦的價格,國際市場鐵礦石相關衍生品也都是采用粉礦作為基準進行產品設計的。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國內外鐵礦石各類指數以及國際鐵礦石相關衍生品標的都是以品位62%的粉礦作為基準,62%品位已經實質上成為鐵礦石現貨市場的價格風向標,品位62%的粉礦代表了鐵礦石供應的主流品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商務部規范國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 下一篇:多個鋼鐵產品入選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