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三號高爐舊爐體下段滑移見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9月16日深夜11時58分,歷經60多個小時,寶鋼股份3號高爐重達6000多噸的爐體下段滑移到指定位置,標志著國內首次采用不放殘鐵工藝成功實現滑移爐缸的新紀錄。為了縮短大修時間,本次3號高爐大…
9月16日深夜11時58分,歷經60多個小時,寶鋼股份3號高爐重達6000多噸的爐體下段滑移到指定位置,標志著國內首次采用不放殘鐵工藝成功實現滑移爐缸的新紀錄。
為了縮短大修時間,本次3號高爐大修采用了不放殘鐵工藝,對整個舊爐體下段進行滑移拆除,其重量達6000多噸,為寶鋼歷次高爐大修中最重的滑移物件,工程難度異常大,是整個大修項目中的重要節點,工藝風險性極大,為國內首次實施。
9月10日凌晨,隨著舊一層大梁連同180度方向的熱風圍管滑移拆除,為高爐本體分段拆除創造了條件。
9月13日,3號高爐大修進入舊爐體下段拆除重要階段。由于3號高爐可利用的場地狹小,180度方向通道長,下段爐體重量大,無法采用1、2號高爐相同的模塊車運輸方式,經多方案反復研究,最終確定舊下段、中段爐體實施全程滑移的施工工藝方案,總滑移行程達200米。
整個滑移過程準確性要求極高,12個滑靴和滑移軌道必須保持高度同步與平衡。
9月13日11時45分,大修現場鴉雀無聲,12個千斤頂“大力士”整齊劃一地排列著,在液壓系統的操控下,下段爐體這個6000多噸的龐然大物,被一毫米一毫米地穩穩托起。經過近24小時的連續作業,依照工藝方案下段爐體的頂升高度達到1800毫米,爐體頂升工作完成。隨后開始了標高測定、墊板鋪設、滑槽滑靴安裝及系統調試等一系列復雜的滑移準備工作。
9月15日10時41分,現場人員凝神屏息,注視著:6000噸“巨人”終于1厘米1厘米地開始移動。這其中的每1厘米都傾注了2年多來工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無法丈量的努力和汗水。見到這一切,有人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不放殘體的爐體份量實在太重了,真不容易呀!
9月16日深夜11時58分,3號高爐6000多噸重的下段爐體經過近200米的滑移行程及90°的轉運,終于平穩地到達卸載位置。至此,整個下段爐體的拆除作業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邯鋼邯寶煉鐵廠精細管理拓寬節電空間 下一篇:全球鐵礦石資源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