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持續低迷一年半 鐵礦石定價模式再調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2011年第四季度算起,鋼鐵行業本輪的低迷已經持續了6個季度,目前還沒有轉折的跡象,甚至還沒到最差的時期。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鋼鐵行業都將處于微利經營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年度虧損…
“從2011年第四季度算起,鋼鐵行業本輪的低迷已經持續了6個季度,目前還沒有轉折的跡象,甚至還沒到最差的時期。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鋼鐵行業都將處于微利經營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年度虧損,企業經營狀況日益艱難。”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顯然,中國鋼鐵企業沒有從當前的鐵礦石價格體系中獲益。
“鐵礦石市場基本面的長期走勢由供求關系決定,需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現在,鋼鐵工業正在發生變化,鐵礦石供求關系也在發生變化。合力構筑鐵礦石市場新秩序,符合鋼鐵生產企業和鐵礦石供應商、貿易商長期合作、互利共贏的共同愿望。”鋼協副會長王曉齊對鐵礦石市場新秩序充滿期待。
當前定價模式的不穩定性
當前,鐵礦石定價已由長協年度定價變為新的模式,主要構成元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參照第三方機構指數的季度、月度長協價,參照第三方機構指數的現貨定價,以大礦山為主的現貨招標,新加坡環球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GlobalOre),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鐵礦石場外掉期/期權交易,鐵礦石期貨交易。當前的鐵礦石定價模式包含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包括指數定價、招標交易、季度定價和現貨交易,甚至一船一價。這種市場存在太多的波動性。
王曉齊認為,當前鐵礦石定價機制存在以下問題:一是鐵礦石招標不透明、不公平。何品種、何時、何人參加、底價和報價情況等均不透明,僅僅拿出很少的量進行招標從而影響整個鐵礦石價格對于長協礦是不公平的。二是指定單一指數不合理。有的指數僅憑當天的招標價格決定,存在一起操縱的嫌疑。三是指數決定一切,破壞了礦山與鋼鐵企業長期合作的互惠互利。四是現貨平臺的參與度和成交量還不高。
安賽樂米塔爾的采購首席執行官YvesKoeberle分析,從2012年的數據看,全球鐵礦石價格波動速度明顯加快,每月波動幅度達到-15%~23%,這主要來自全球鋼產量的波動。并且,巴西出口到中國的鐵礦石數量明顯隨著中國鋼產量和庫存的變化而波動。YvesKoeberle認為,鐵礦石現貨市場的透明性和效率對鋼廠來說至關重要。市場的波動使得鋼廠和礦山都很難對利潤有準確的預期,風險控制更加困難,港口庫存的滯銷狀況也越來越嚴重。
“長協和指數定價都存在明顯的缺陷,企業要保證原料產品成本穩定,就必須發揮自己的創造性。”寶鋼集團副總經理戴志浩表示。
“去金融化”和壓縮中間環節的必要性
“如果真要實行談判,那就沒你們普氏什么事了。”一名礦山的市場人員打趣剛從新加坡趕過來的普氏分析師。“必和必拓在新加坡有幾百人的分析團隊”,有知情人士透露,“他們對中國鋼廠的情況了解最徹底,在鐵礦石定價的過程中,真正發揮作用的是他們而不是普氏。”
從與會代表的觀點來看,定價模式的改善必須與鐵礦石交易環節和交易領域的優化同步。當前的交易有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問題。
第一,金融化對正常供需的沖擊。“由于大量金融資本進入鐵礦石交易環節,強大的金融化趨勢使得鋼廠處在反對無效的狀態,市場常常被金融實力操縱。”戴志浩認為,“鋼廠和礦山必須加強直接合作,解決這個問題。實際上,大宗商品的去金融化已經開始。”
第二,小樣本定價的指數不公平、不透明。戴志浩建議,在上海建立鐵礦石分銷中心,建立透明、合理的定價機制,挑戰小樣本定價。“這需要供需雙方坦誠公布中期規劃。”戴志浩說。
與會的一家鐵礦石貿易商表示:“市場波動是貿易商獲利的重要機會。”也有人認為,與礦山的利潤率相比,貿易商的獲利仍然很低。但是,交易環節對于價格波動和風險控制確實具有負面影響。上海佳勝商務咨詢公司執行董事孫建良表示,鐵礦石貿易領域的波動增強了貿易商的投機性,但很多貿易商并沒有賺到錢。貿易商大量的對沖行為逐漸演變成投機行為,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很多企業的風險會失控。
“與化工行業相似,鋼鐵行業也正在經歷一個'去金融化’和壓縮中間環節的階段。”中國國際期貨有限公司分析師王燕玲表示,“重組會加快這一進程。”武鋼國貿公司總經理吳聲彪也明確表示:“我們希望壓縮中間環節,實現供需雙方直接合作。”
新模式的呼喚和鋼廠的自我管理
朱繼民分析,造成鋼鐵企業經營困難、利潤低下的原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但最直接的原因,一是過剩產能的存在,粗鋼產量增長超過實際消費增長,造成市場嚴重供大于求;二是全行業的結構性調整有待深入進行;三是鋼鐵行業在上下游產業鏈上還沒有建立較為穩定的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常常導致生產成本與產品價格違背市場規律。所以,他認為:“鋼鐵行業已經到了只有改革創新、轉型升級才能生存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希望,加強同國際礦業同行們的信息交流,統一認識,增進理解,合力構筑鐵礦石市場新秩序,并在上下游產業關系上建立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
王曉齊表示,鋼鐵行業的困境不是僅僅靠鐵礦石降價就能解決的。對單個鋼廠來說,加強管理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我們希望鐵礦石價格回歸合理,更需要鋼鐵生產回歸理性。在建立新的定價模式方面,王曉齊認為,鋼鐵企業、礦山、貿易商要積極參加現貨平臺交易,促進公平、透明價格體系的形成;鋼廠要適當減少長協,增加平臺采購數量;礦山企業要減少并逐步取消招標,在現貨平臺上進行交易;貿易商要改變服務和盈利模式,積極參加現貨平臺交易。在新形勢下,價格要更能體現互惠,要開展多元化定價機制研究,并適應鐵礦石期貨的推出。
“中國鋼廠必須把握市場機會,創造價值,保證原料的合理庫存,并積極開發適應大型高爐的配礦技術。”戴志浩建議,“鋼鐵企業的采購重心要從保供轉變為控制風險和波動,確保采購成本合理。同時,希望礦山企業能夠理性、平等地與中國鋼鐵企業一起構建符合國際商業倫理的定價機制,共同構建公平、透明的新型產業鏈關系。”
YvesKoeberle強調了鋼廠對鐵礦石的穩定性需求。他表示,安賽樂米塔爾加強了鐵礦石采購管理,并制定長期計劃。除了采用長協方式采購,他們在各大市場都設有采購代表,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并作出快速反應,加強風險控制,對價格、供應量的波動性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