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銀行結售匯順差268億美元 順差環比大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數據顯示,2013年9月,銀行結匯1656億美元,售匯1388億美元,結售匯順差268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順差,且順差額是8月份順差額的三倍以上,8月份順差額度為83億美元。今年6、7月份因為監…
數據顯示,2013年9月,銀行結匯1656億美元,售匯1388億美元,結售匯順差268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出現順差,且順差額是8月份順差額的三倍以上,8月份順差額度為83億美元。今年6、7月份因為監管政策及經濟環境的影響,銀行結售匯連續兩月為逆差。
銀行結售匯是指外匯指定銀行為客戶及其自身辦理的結匯和售匯業務。銀行結售匯形成的差額將通過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平盤。
銀行結售匯連續兩個月順差,且順差月度環比大舉增加,或再度引起有關跨境資本大規模涌入的擔憂。但一位接近外匯局的人士表示,銀行結售匯跟經濟周期以及政策環境存在相關性,連續兩個月順差并不需要過度緊張。
“在國內經濟增長形勢好轉、人民幣持續升值的吸引下,企業和居民結匯意愿增強。”一位美系外資行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鑒于結售匯與人民幣匯率走勢的相關性,伴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趨勢日益明顯,銀行結售匯數據將呈順差和逆差交替出現態勢,這是大趨勢;不過在資本項目未完全開放以及外匯局對跨境資本的嚴格監控下,跨境資本會有所波動,但不會出現大規模頻繁進出。
中國結售匯在2012年9月份以來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持續存在導致了連續近9個月的順差,但在今年5月份外匯局發布了“20號文”強調大力監管外匯資金流入之后的6月和7月結售匯數據瞬間轉變為逆差。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銀行結售匯出現了較大順差,但9月份經常項下的資本流入和實際使用外資(FDI)數據卻并未相應增加。9月份中國貿易順差收窄至152億美元,順差額環比減少44.7%;而該月FDI88.4億美元,比8月份的83.77億美元也只是小幅增加。
“結合外貿和FDI數據,9月份結售匯順差大比例增加可能反映的是海外資本的流入,尤其是9月下旬開始持續升級的美債危機也給外資流入中國提供了一定的外部環境。”上述外資行分析師表示,不過上月在大連達沃斯期間,包括摩根士丹利亞太區聯席CEO孫瑋在內的多位業界和學界人士也曾表示,在本輪新興經濟體經歷資本市場動蕩和經濟增長放緩的過程中,許多持幣待投的國際投資者可能更傾向于將資本投入中國,因為中國意味著更好的投資機會和投資回報。因此從這個角度講,國際資本加速流入也并非超出預期。
國宏證券分析師表示:“9月份以來,我國經濟增長企穩態勢逐步得到確認,我國經濟與外圍其他國家的增長差異形成對比,導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屢創新高并吸引大量跨境套利資本回流我國。不過,美國經濟在美債違約危機后可能也會趨于穩定,因此今后一段時間跨境資本進出會有一些波動。”
但上述接近外匯局的人士對本報記者稱:“外匯局對下半年跨境資本流動可能出現的一些波動早就有預期,而且已經有相關的一些措施在準備當中,之后可能有些提前性的指標出來,可以幫助減緩、'熨平’這種波動,市場也不需要過度解讀。”
外匯局日前發布的《2013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也指出,在國內外仍存在諸多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情況下,下半年我國跨境資本容易呈現較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