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省山西力破“資源詛咒” 已顯現轉型曙光
來源:中國新聞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山西一位官員說,“轉型好比挖祖墳一樣難。”言外之意,山西的資源型經濟轉型之難是難以想象的。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煤炭大省山西為破解“資源詛咒”不斷地探索與思考,現如今轉…
山西一位官員說,“轉型好比挖祖墳一樣難!毖酝庵,山西的資源型經濟轉型之難是難以想象的。作為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煤炭大省山西為破解“資源詛咒”不斷地探索與思考,現如今轉型的曙光已然顯現。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山西累計生產原煤120多億噸,外調90多億噸,“一煤獨大”成為山西經濟的標簽。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讓山西吞下了“資源詛咒”的苦果。2009年初,山西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GDP)增長-8.1%,成為中國有季度核算以來的首個負增長。
而2013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走低、焦化行業整體虧損,在煤炭市場“黃金十年”終結之際,在冶金、焦炭工業出現凈虧損的條件下,“山西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有為。”山西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侯正平說,2013年1至9月,山西省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22日,山西省統計局對外通報2013年前三季度山西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13年1至9月,山西省生產總值(GDP)9029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快于全國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侯正平表示,“在復雜多變的發展環境下,山西經濟之所以能保持平穩較快發展,一些支撐經濟發展重要領域的轉型發展成效在統計數據中得到體現。”
2013年1至9月,山西省固定資產投資中,戰略新興產業投資、民間投資、非傳統產業投資所占比重較上年同期明顯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中,中小微企業增加值增速快于全省工業平均水平近7個百分點。
為避免“資源詛咒”的再次來襲,中共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早在兩年前就部署了“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產業結構調整規劃。
山西省統計局工交處處長剡建國表示,如果不是山西近幾年煤炭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在當前全球經濟“寒流”中,山西的GDP將會無法擺脫負增長的命運。
業內人士稱,承擔著探索中國資源型經濟轉型重任的山西,盡管轉型曙光已現,但山西經濟轉型的任務依舊嚴峻,徹底擺脫“資源詛咒”依舊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