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貿摩擦頻發 取向鋼出口遭美雙反調查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日前,美國商務部宣布,決定對從中國等七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Grain-OrientedElectricalSteel)發起貿易救濟調查。除中國外,還同時對捷克、德國、日本、韓國、波蘭和俄羅斯六個國家的取向電工…
日前,美國商務部宣布,決定對從中國等七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Grain-OrientedElectricalSteel)發起貿易救濟調查。
除中國外,還同時對捷克、德國、日本、韓國、波蘭和俄羅斯六個國家的取向電工鋼啟動反傾銷調查,調查或致美國政府對上述七國出口到美國市場的該種鋼鐵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
公告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預計11月20日前后作出初裁。如果該委員會裁定從七國進口的取向電工鋼對美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美商務部將繼續調查,并于今年12月30日前后做出補貼初裁,于2014年3月13日前后做出傾銷初裁。
取向電工鋼,又稱為冷軋取向硅鋼,是電力工業行業不可缺少的一種軟磁材料,主要應用于各種類型變壓器、整流器、電抗器及大電機等行業,用于制造各類變壓器的鐵芯。
據了解,這項調查是回應美國AK鋼鐵有限公司、阿勒格尼技術公司和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申訴,這三家美國機構認為,中國等七國鋼企在美進行傾銷,并且中國鋼企獲得不當政府補貼。
上述機構宣稱,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取向電工鋼傾銷幅度高達159.24%,補貼幅度也超過2%,其他六國出口到美國的傾銷幅度也從38.54%到257.61%不等。
據美國商務部統計,2012年,中國取向電工鋼對美出口總額約120萬美元,在接受調查的七國中排名最低,排名居高的是日本,2012年對美出口總額達3820萬美元。
隨著全球鋼鐵市場的低迷運行,國外針對中國鋼鐵的反傾銷調查也愈演愈烈,近期已陸續有歐盟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部分東盟國家等對我鋼鐵產品出口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
對此,中國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國鋼材的出口是國外市場需求的結果,而不是國內補貼的結果。
他認為,近年來歐美國家經濟復蘇遲緩,鋼鐵業也持續承受著經濟負面壓力,因此貿易摩擦還將頻繁發生,相關部門和鋼鐵企業應該做好應對準備工作,面對國外挑起的貿易摩擦,不是消極地躲閃回避,而是要沉著應對積極應訴,加大應訴力度。
此外,他還表示,近年來,盡管由于人民幣升值以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我國鋼材出口的價格優勢有所減弱,但相比日韓歐美等國家,我國鋼材出口仍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
10月23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在中國鋼鐵工業統計工作會議上表示,2013年,中國鋼材出口大幅增長,但平均出口價格同比下降明顯。就近幾個月而言,雖然國內外鋼價均有所上漲,但鋼材出口均價反而有所下跌,使得國內鋼材出口的低價優勢明顯。
但他同時認為,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貿易摩擦事件越來越多,今后我國鋼鐵產品出口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來自海關總署的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1-8月,我國累計進口鋼材919.65萬噸,同比減少1.0%,累計進口金額達110.87億美元,同比下降9.96%;累計出口鋼材4136.9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6%,累計出口金額達355.45億美元,同比增長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