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價格跌破年內低點 以價換量引擔憂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目前,中厚板主流價格已經跌破年內最低價位。分析師對此指出,在產量增幅不大,社會庫存不高情況下,中厚板價格走勢卻走出五大鋼材品種中最弱表現,顯然,下游需求不濟是個關鍵原因。而在…
目前,中厚板主流價格已經跌破年內最低價位。分析師對此指出,在產量增幅不大,社會庫存不高情況下,中厚板價格走勢卻走出五大鋼材品種中最弱表現,顯然,下游需求不濟是個關鍵原因。而在這場爭奪戰中,降價促銷、以價換量的行為,也引發了擔憂。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國慶節后,國內中厚板市場價格跌勢未改,全國均價一舉跌破今年7月初的最低價。據監測,截至10月29日,中板相對價格指數為127.7點,直逼去年9月7日的最低點(124.3點)。其中,上海市場20mm普碳中板價格為3450元/噸,較今年6月份的低點(3550元/噸)下跌了100元/噸。
分析師指出,在五大鋼材品種(螺紋鋼、線材、熱軋板卷、冷軋板卷和中厚板)中,目前螺紋鋼、線材的價格高于今年最低水平,熱軋、冷軋的價格接近年內最低水平,而唯獨中厚板價格跌幅最猛。
此外,據庫存統計數據,截至2013年10月25日,全國中板庫存總量為159.54萬噸,在同口徑數據下,較前一周(2013年10月18日)減少2.89萬噸。與去年同期(2012年10月26日)相比,減少4.59萬噸,同比減幅為3.12%。
產量方面,1-9月份,國內中厚板產量為5316萬噸,同比增速2.58%,其中特厚板產量增加了123.8萬噸,中板產量僅增加了13.2萬噸,厚鋼板產量減少3.3萬噸。“而其他幾個品種產量的增幅,都在10%以上,這也進一步說明了當前中厚板市場的弱勢局面。”
“產量增幅不大,但市場價格走勢表現卻最弱;生產鋼廠不少,但能夠盈利的企業卻沒有幾家;商家庫存儲備不多,但銷售活躍的局面卻不多見。”國內中厚板市場究竟怎么了?分析師就此指出,毫無疑問,下游需求不濟是個關鍵的原因。
他進一步表示,當前房地產、汽車、家電等行業還在繼續增長時,然而,中厚板下游的重要用戶——造船行業,卻依然處于“養傷階段”。
雖說今年以來,新承接船舶訂單量增長明顯,但造船完工量卻持續萎縮。工信部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全國造船完工量為306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6.4%。
“很顯然,當前國內中厚板下游需求增量,并不足以支撐鋼廠產量的增加。”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中厚板鋼廠虧損幅度約在300元/噸以上。不過,雖然當前鋼廠接單情況不佳,但廠家普中板鎖單價格并沒有再創新低。
“如若國內中厚板生產企業減產、檢修力度增大,那么后期供需關系可能會改善,市場價格弱勢局面也會相應好轉。”分析師表示,究竟鋼廠是選擇跌價促銷,還是減產保價?這將直接關系著后期中厚板市場價格的走勢。
另據透露,在一些高端項目進行招標時,為了增加下游的直供比例,搶奪大單,不少鋼鐵生產企業往往秉承“拿單第一、利潤第二”的宗旨,競爭激烈。一方面,是生產企業為了搶奪訂單而廝殺價格;另一方面,經銷商為了保證銷量,也選擇跌價促銷。
“在現貨流通領域,終端采購方對于價格異常敏感,很多時候,差價10元/噸,可能就意味著丟失訂單,經銷商為了保證自家銷售量唯有降價優惠”。
值得關注的是,“后結算模式”以及“代銷模式”對于現貨市場價格的影響不容忽視。“這兩個模式的核心是商家不糾結于噸鋼利潤,而是以量取勝,通過加速庫存資源的成交,賺取穩定的噸鋼返利,所以在價格下跌的時候,往往采用這兩個模式的商家,更愿意殺價促銷,”分析師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