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中國工業經濟溫和回暖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9日,2013年三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結果表明,三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5.4點,與上季度相比微升0.1點;各重點行業景氣表現較為穩定,均未出現大的波動。分析認為,從各指數表現…
29日,2013年三季度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結果表明,三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95.4點,與上季度相比微升0.1點;各重點行業景氣表現較為穩定,均未出現大的波動。分析認為,從各指數表現可以進一步確認中國工業運行企穩的態勢。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由經濟日報社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研究中心和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共同研究編制。
本次發布的共有工業及裝備制造、煤炭、石油、電力、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化工、家電、服裝、乳制品等12個景氣指數報告。
從多項關鍵運行指標看,中國工業經濟明顯回暖。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較今年前兩個季度明顯加快;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8.2%(經初步季節調整),較上季度回升8.0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中國工業運行回暖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穩增長政策作用明顯;其次,外需情況好轉。
三季度,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7.9%(經初步季節調整),比二季度回升4.3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11.5%,比二季度回升0.3個百分點。出口增速的回升,有利于服裝、家電等對外依存度較大行業的平穩運行。
當前,工業在增速止降回升的同時,投資結構趨于優化。三季度,家電、服裝、乳制品等行業在景氣相對平穩或微降的情況下,投資增速呈現明顯加快勢頭,比如服裝業投資增速升至25.1%;鋼鐵、水泥等投資類行業景氣度雖然穩中有升,其投資增速卻出現明顯回落,比如鋼鐵業降至0.5%、水泥業降至10.7%。
分析認為,這表明“調結構”政策導向與市場調節機制正在發揮作用。消費品行業發展前景看好,企業敢于大力度投資。“兩高”行業投資增速放緩,則是節能減排、化解產能過剩的調控政策與市場競爭激烈的倒逼機制共同作用的結果。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近期,國務院印發《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重點鎖定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五大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并規劃了化解產能過剩的“路線圖”。隨著《指導意見》的全面貫徹落實,盡管相關行業不可避免地要遭遇陣痛,但是,粗放發展形成的深層次矛盾會逐步破解,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將明顯加快,這對于工業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可謂長期利好。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厚板價格跌破年內低點 以價換量引擔憂 下一篇:煤炭產量調控將繼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