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能源需求重心正向亞洲傾斜
來源:網絡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認為全球能源需求重心正向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轉移。 這一結果來源于報告對全球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分析。 美國由…
國際能源署近日發布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認為全球能源需求重心正向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轉移。
這一結果來源于報告對全球能源生產與消費的分析。
美國由于進行頁巖氣革命,頁巖油產量大幅增加,將成為世界最大產油國。報告認為,美國將在2014年第二季度超越俄羅斯成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中最大產油國,并將在2015年取代沙特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國。屆時,美國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依賴將進一步下降,能源更接近于自給自足狀態。而油價的上漲,將刺激美國的輕質致密油開發,為國際油品市場增加供應量。
巴西將成為新的石油出口大國和全球領先的能源生產國。
今年10月21日,巴西石油公司、殼牌、法國道達爾、中國石油(7.84, 0.14, 1.82%)和中國海洋石油組成的投標聯合體中標,獲得世界最大深水油藏之一巴西里貝拉油田的開采權。據預測,里貝拉油田可采資源量約為80億桶至120億桶,是巴西迄今勘探發現的最大規模單體鹽下層區塊,也是近40年來拉美地區勘探的最大深海鹽下油藏。隨著這個油田的開發,到2035年,巴西石油產量有望比目前增長3倍,日產量達到600萬桶原油,成為全球第六大石油生產國。此外,到2035年,巴西的生物能源凈出口將占全球生物燃料貿易總量的40%。
在全球能源生產中心西移的同時,消費中心正向亞洲傾斜。以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正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能源需求量相對較大,而國內資源相對不足,能源需求增長較快。報告說,受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石化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帶動,預計到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量將從現在每日9000萬桶增加到每日1.01億桶。
“能源需求仍在亞洲。”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說,“該需求首先由中國拉動,2020年之后將靠印度。”報告認為,在2020年以后,印度會成為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最大單一來源,而在2030年前后,中國可能趕超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