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鋼鐵:未來的鋼鐵業究竟何去何從?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嚴冬,鋼鐵,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紡織,是一個頗為沉重的話題。10月15日國務院發布的《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重點鎖定鋼鐵、水泥等5大行業,《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嚴冬,鋼鐵,就像上世紀90年代的紡織,是一個頗為沉重的話題。10月15日國務院發布的《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重點鎖定鋼鐵、水泥等5大行業,《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規定2015年1月1日起執行環保新標準……山雨欲來風滿樓,挺過被業內戲稱為“鋼企末日之年”的2012 年,2013年國內大中型鋼鐵企業盈利有所恢復,但整體行業繼續保持微利的態勢。2014年,2015年,未來的鋼鐵業究竟何去何從?
中天鋼鐵,作為常州市規模最大,解決就業人數最多的企業,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格外引人注目。今年前三季度,企業營收725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再次專訪中天鋼鐵掌門人董才平,一貫的爽朗自信,氣定神閑。
因為布局,早已開始。
150億高新裝備
今年8月中旬,中天鋼鐵集團優特鋼之路上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中天鋼鐵六軋廠2號線全線投運。這背后,投資上億元,從德國引進的全套考克斯軋機功不可沒。
裝備和工藝,對于鋼鐵企業升級發展至關重要。早在2007年,中天鋼鐵審時度勢,即開始謀劃向優特鋼轉型升級。近年來,已累計投入150多億元,大力引進國際先進裝備和世界一流工藝技術。
縱觀世界鋼鐵發展史,如今的世界鋼鐵強國美國,正是依靠技術創新后來者居上,1890年鋼鐵產量434.5萬噸,超過現代鋼鐵行業及技術的先驅英國,名列世界第一。一個世紀以后,又因為在新技術應用與創新方面逐漸放慢步伐,反而被西歐和日本趕超。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沒有一流裝備,一切無從談起,發展優特鋼等于空中樓閣。”談及美國鋼鐵業的興衰及啟示,董才平說,“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避免的要經歷一個從起步,到快速發展,最后衰退的過程,不可避免地要進入到結構調整階段。所以我們早就開始布局。”
在燒結-煉鐵-煉鋼-軋鋼等冶煉優特鋼的整個流程中,中天鋼鐵均已配備了國際最先進的裝備,包括奧鋼聯連鑄機、德國考克斯、美國摩根五代軋機、全套西門子電氣、阿特拉斯制氧機組等,一應俱全;特別是其5條高速線材生產線,均從美國引進的摩根五代軋機,設計速度為120米/秒,是國產軋機的1.5倍;不僅主體設備國際一流,就連精整系統,中天鋼鐵也投入上千萬元引進了國際最先進的裝備,實現了優鋼生產在線監測、實時修正質量,完全滿足了產品的高精度要求。
40億環保投入
各種能源管網和物流輸送帶井井有條,道路寬闊平坦,綠化區郁郁蔥蔥,四季鮮花如約盛開……走進中天鋼鐵廠區,仿佛置身于工業主題公園。
“‘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這是我們中天對社會的承諾,也早已被寫入了企業的戰略發展大綱和《中天九條企業文化憲章》。可以說,環保是中天鋼鐵的立廠之本。”董才平此言不虛。
一般鋼鐵企業上項目,相應的節能環保設備大概占工程總投資的10%左右,而中天鋼鐵則把這一比例提升到了30%。12年來環保投入已超過40億元。
除塵技改、燒結脫硫、電廠脫硫、城市中水回用、綜合污水處理、能源管控中心、礦渣微粉等循環利用工程……中天將節能減排和循環發展的理念演繹到每個細節中。
例如,投入近千萬歐元從德國GEA公司引進干法除塵技術,使煉鋼煙塵排放濃度降到10毫克/立方米,遠低于國標50毫克/立方米,提前完成了煙氣污染物排放提標工作,并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前中天鋼鐵主要污染物排放不僅全部達到了《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鋼鐵產業政策》要求,而且在今年工信部公示的首批符合《鋼鐵行業規范條件》的45家鋼鐵企業中榜上有名,成為入選全國17家民營鋼鐵企業之一。
當被問及2015年將實施的環保新規對企業發展會否造成壓力與影響時,董才平笑著說,“凡是負責任的企業都應該這樣做,這也是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
據悉,中天還在加快推進綠色鋼鐵主題公園建設,配套園林景觀、高架橋梁、電梯等現代化參觀通道,計劃在建成以后免費開放一日游,讓廣大市民了解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鋼鐵企業新形象。
人才“金字塔”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有句名言:“將我所有的工廠、設備、市場、資金全部奪去,但只要留住我的組織人員,四年之后,我仍是一個鋼鐵大王。”成功的企業家是從來不會忽視對人才的培養,選拔和愛撫的。
董才平素有“鋼鐵少帥”的美譽,在他的鋼鐵王國里,人才的份量同樣很重。
徐樂前,今年剛剛從北京科技大學材料成型與控制專業畢業,應聘到中天鋼鐵集團工作沒幾天,在接受了崗前安全培訓后,就被分配到第六軋鋼廠實習,工廠專門給他安排了一個帶教師傅傳幫帶。他每年將有7萬元的薪水,住在設施一流的新宿舍區,企業還為他建立了人才培養跟蹤卡,制定個性化的培養發展方案。
徐樂前是中天鋼鐵集團今年招收的300名211、985重點院校畢業生中的一員。企業于2008年啟動“十年人才發展規劃”,計劃用十年時間招收 3000名重點院校大學畢業生“加盟”中天,為中天打造全國最大的優特鋼生產基地儲備人才。在本月剛剛結束的東北大學招聘會上,又有200余名優秀的東大學子當場投送簡歷,表達了加入中天鋼鐵的意愿,其中不乏碩士、博士和校級獎學金獲得者。
此外,2011年中天掛牌成立冶金企業職業技能鑒定站,成為全國首家民營鋼鐵企業職業技能鑒定中心;2012年,成為安徽工業大學中天鋼鐵函授站,為企業員工在職攻讀創造條件,同年又推出薪酬體制改革,明確將員工的技能等級、職稱、學歷與崗位津貼掛鉤;還與常州科教城簽訂實施“千人計劃”,科教城每年為中天鋼鐵培訓千名高素質技術工人;今年5月又攜手東北大學,在常州科教城成立了東北大學-中天鋼鐵研究院,在技術開發、成果轉化、教學實習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今后中天鋼鐵集團大專以上學歷員工要達到80%以上,未來,整個集團70%的干部,要從你們當中選拔!”董才平今年在新員工入職儀式上說的一番話,烙在了中天人的心坎里。
不僅于此,今年6月,中天鋼鐵更是進行了一輪前所未有、意義深遠的重大機構改革。企業成立集團董事局,戰略管控下屬公司,董才平帶頭,原董事會全體成員全部退出經營層,37位50歲以上中層干部也從一線崗位退出,鋼鐵主業交給了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年輕一代。
“在鋼鐵行業處在高成本、低收益的情況下,把日常經營管理權交給年輕人,我和集團領導班子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規劃好中天的未來。”
董才平的堅持
早在1992年出任武進鎖廠廠長的時候,董才平就立志要做全武進,全常州最大的企業。“2001年開始謀劃1000萬噸鋼的生產能力,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
如今的中天鋼鐵正朝著董才平心中的規劃穩步前進,已成為技術密集型、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資金密集型企業,改變了傳統意義上人們對鋼鐵的認識。據了解,一個院子里有1000萬噸生產能力的鋼鐵企業,全國不會超過10個。
“鋼鐵是國家的基礎產業,雖然目前全行業處在結構調整期,但我們擁有人才優勢,技術優勢,裝備優勢。尤其我們的集團領導班子團結,企業上下充滿朝氣。”董才平伸出右手,五指分開,“就像一只手,每一個手指頭都派用場。”
中天鋼鐵集團對外投資達60億元,身為企業董事局主席,董才平透露,下一步將逐步收縮對外投資規模,瘦身強基,“一生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做精做強鋼鐵主業,中天鋼鐵是一艘航母,我們蓄勢待發,還要起航。”
前不久,董才平作為常州市唯一代表,隨同國家領導人出席了2013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目前“中天牌”產品已遠銷泰國、越南、新加坡、印尼、日本、美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國際化進程不斷加速。
度過目前全球性的經濟嚴冬,能夠堅持到下一次經濟暖春的企業必將獲利匪淺。董才平笑言,下一個春天,我還在。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熱軋卷板 需求萎縮 價格“冷”回歸 下一篇:國土部將設立礦產督察員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