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港保持低庫存有五因
來源:中國能源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0月28日,大秦線為期20天的集中檢修結束后,北方港口到港煤車開始增多。但受諸多因素影響,秦皇島港存煤數量不升反降,截止11月21日,秦港存煤降至505萬噸。 鐵路進車方面,到達秦皇島港…
10月28日,大秦線為期20天的集中檢修結束后,北方港口到港煤車開始增多。但受諸多因素影響,秦皇島港存煤數量不升反降,截止11月21日,秦港存煤降至505萬噸。
鐵路進車方面,到達秦皇島港的煤車,由大秦線檢修期間的日均7600車增加至8500車,每日增加了900車,合煤炭7.2萬噸。但受港拉煤船舶保持高位、天氣晴好、港口科學組織等因素影響,秦皇島港煤炭運輸效率保持高位,日均發運煤炭高達71萬噸,調出量高于調進量。而鐵路進車方面,受煤四期翻車機檢修、部分車流被調到其他港口等兩大因素影響,鐵路進車和港口卸車量不能完全滿足港口裝船需要,促使煤炭調出數量高于調進數量,港口庫存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出現減少態勢。秦皇島港存煤從10月28日的541萬噸,下降至11月21日的505萬噸。
1.下游需求保持旺盛態勢,到港拉煤船舶保持高位。
進入11月,盡管下游電廠庫存高位,但需求持續旺盛,到港拉煤船舶保持高位。對于北方運煤港口來說,競爭態勢是:船舶跟著資源走;哪個港口優質資源多,存煤多,哪個港口到港拉煤船舶就多。因此,鐵路檢修結束后,秦皇島港貨源調進增多,在需求看好的情況下,到港船舶也呈現增加態勢,日均下錨船舶高達135艘,較上月相比有所增加。大秦線檢修結束后,優質資源相對集中的秦皇島港成為用戶購煤、拉煤的“眾矢之的”,錨地下錨的拉煤船舶數量持續高位。
2.封航時間短,影響不大。
進入11月份,北方沿海港口出現過短暫封航,但實際影響不大,大部分時間是無風無霧的好天氣。
天氣晴好,海上風浪小,促使秦皇島港運輸條件看好,煤炭發運量保持高位。根據數據顯示,秦港煤炭發運量完成最少的一天是9日,日發運煤炭只有56萬噸;其他日子,煤炭發運量保持在64萬噸以上的較高水平,最多的一天19日發運煤炭高達83萬噸;1-21日,秦皇島港日均發運煤炭為71萬噸。
3.部分煤種被調往其他港口,減輕了秦港卸車壓力。
曹妃甸港煤一期續建工程的正式投產,使國投曹妃甸港的煤炭運輸能力由5000萬噸提高到1億噸,加上京唐港區7500萬噸的運輸能力,整個唐山港口群運能達到1.75億噸,接近秦皇島港。
唐山港口整體運能的提高,環渤海港口卸車能力增強,堆場增大,促使鐵路部門不得不考慮“加快車皮周轉”這一因素,在秦皇島港壓車的情況下,相應增加曹妃甸港方向的煤車調進計劃,減輕了秦皇島港的卸車壓力,但也影響了秦皇島港的貨源調進。
4.路港配合,運輸加快。
港口方面,秦皇島港科學向鐵路部門提報“接車菜單”,爭取同煤、中煤、神華的優質煤炭進港中轉,煤炭運輸效率大大加快。
秦皇島和太原路局關系融洽,大秦線基本以秦皇島港的最大運輸能力為依據,提出“打滿”秦皇島港,全力滿足秦皇島港的用煤需求。盡管今年6月份,秦皇島港三公司停產,但秦港憑借多年的煤炭運輸管理經驗,科學組織,合理調度,發揮好“路港合署辦公”和“港前待泊”的作用,挖掘內部潛力,提高煤炭裝卸效率。各煤炭公司提前安排裝卸流程,加班加點,全力搶運煤炭,加快了貨物周轉。
5.設備給力,效率提高。
經過為期半年的更新改造,秦皇島港主力煤炭公司:七公司的6個碼頭泊位的施工改造工作全部竣工,泊位全部投入生產。
而正在施工改造的三臺翻車機,其中的兩臺已經恢復正常,還有一臺翻車機維修接近尾聲。秦皇島港多個煤炭公司的泊位碼頭改造的順利結束,以及七公司翻車機改造接近尾聲,為發揮秦皇島港整體煤炭運輸效率起到很大作用,也為降低秦港場存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