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價改革尚缺臨門一腳
來源:中國能源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煤炭價格直接影響著煤炭資源的供需水平和能力,是政府和企業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基礎。 自我國進入21世紀來,煤炭的價格先后經歷了幾次的不斷改革! 2002年以前,每年國家都會發布一個電…
煤炭價格直接影響著煤炭資源的供需水平和能力,是政府和企業進行經濟決策的重要基礎。
自我國進入21世紀來,煤炭的價格先后經歷了幾次的不斷改革。
2002年以前,每年國家都會發布一個電煤政府的指導價格,各煤炭行業以及電力公司等依據該指導價格進行相關的煤炭交易,但是從2002年起,國家不再明確發布指導價格,只是在每年的煤炭交易會上發布一個煤炭公司與電力公司之間進行協商的參考價格,放松了對電煤價格的控制。
2004年以后,我國動力煤需求旺盛,動力煤價格開始大幅上漲。2005年,政府正式宣布不再對電煤價格調控。2006年以后國家對電煤價格的上漲幅度除特殊情況外,基本上不再限制煤炭價格的變化幅度。
2008年8月后,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發展放緩,國內煤炭需求下降,動力煤庫存增加,價格開始大幅下滑;12月受主要動力煤產地限產減產政策影響,動力煤價格開始止跌企穩。
2009年,隨著中國經濟逐步恢復,中國動力煤價格上半年保持平穩,下半年呈加快上漲態勢。2009年12月14日,國家發改委下發《關于完善煤炭產運需銜接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改運行〔2009〕3178號),全國煤炭訂貨會取消,電煤合同簽訂改為供需企業自主談判,煤炭市場化進入新的階段。
2010年上半年動力煤價格先抑后揚,總體呈現出振蕩走勢。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各地發展熱情高漲,固定資產投資繼續快速增長,受此影響,主要高耗能產品產量快速增長,煤炭需求持續保持旺盛態勢。
然而,2012年以來,煤炭行業結束了價格一路飆漲的黃金十年,煤價開始持續下跌,一直備受煤價困擾的電力行業則由被動為主動,從“到處求煤”變為“挑煤挑價”。同時,煤炭供需形勢出現了近年來少有的寬松局面,重點合同電煤與市場煤價差明顯縮小,國家發改委抓住時機,推出了多項涉及電煤價格并軌和產運需銜接方面的改革新政。
2012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2]57號),決定自2013年起,取消重點合同,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國家發改委不再下達年度跨省區煤炭鐵路運力配置意向框架,由煤炭和電力企業自主協商確定價格,鼓勵雙方簽訂中長期合同。這意味著,歷時16年的煤炭價格雙軌制和歷時幾十年的煤炭訂貨會從2013年將正式退出歷史舞臺,煤炭價格全面實現市場化。取消電煤價格雙軌制是電煤定價機制的重大轉變,也是能源價格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
電煤價格徹底并軌,由原來的“重點(合同)煤”和“市場(交易)煤”合二為一,都并到“市場煤”軌道上,變成“市場煤”進行交易,這是煤炭價格徹底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標志。
電煤市場化改革作為煤炭價改的關鍵一環,“市場化”的理念貫穿始終。進入2013年,國家推出了多項電煤市場化改革政策,以取消重點電煤合同、實施電煤價格并軌為核心,逐步形成了合理的電煤運行和調節機制。在2013年1月20日,一年一度的煤電產需銜接會上,煤企和電企卻簽訂了有量無價的煤炭市場合同,看著價格欄上的空白,不禁令人擔憂,煤炭價格將何去何從?然而,從目前的市場運行情況看,由于當前煤炭市場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動力煤市場化改革進展良好,價格并軌平穩。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煤炭市場化進程穩步推進,已取得顯著的成效。據粗略統計,目前我國已在煤炭原產地、消費地及主要港口建成至少20家煤炭交易中心。自2006年以來,國內已初步形成了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中國煤炭價格指數、太原煤炭價格指數、沿海煤炭運價指數等多個煤炭價格指數體系,采集樣本覆蓋國內主要港口、30個省區市,基本能反映煤價的運行趨勢。2013年9月26日,動力煤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也標志著我國煤炭市場化改革的重大進展。
盡管,目前從我國煤炭市場發展的整體情況來看,煤炭價格的市場化步伐不斷加快,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價格形成機制仍然不盡合理,表現為價格還不能完全反映煤炭資源稀缺程度、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和市場供需關系。其最大特征是“鳩占鵲巢”,即在市場化的價格下,包含著不合理的收費以及重復的稅費設計。因此,煤炭資源稅改革勢在必行。
一段時間以來,煤炭資源稅改革的呼聲都很大,政府多次提及也是在探測市場對于改革的反應如何。然而,煤炭占國家能源比重超過了70%,稅改涉及到的各方面利益太多,包括地方政府、央企等等,輕易不敢有大的變動。煤炭資源稅改革中最重要的改變——從量計征改為從價計征,已經提出很多年了,卻沒有實施過,總是在邁著小碎步前進。
2013年5月24日,國務院公布了《關于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國發〔2013〕20號),提出“將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擴大到煤炭等應稅品目,清理煤炭開采和銷售中的相關收費基金”。煤炭資源稅從價征收才正式提上議事日程。將資源稅從價計征范圍由目前的原油、天然氣擴展到煤炭,這是既定的改革方向,只是何時、以何種稅率推出的問題。
目前,煤炭價格走低似乎已“無法遏制”,但這并不一定是壞事。因為我們必須清楚地明白一個道理:一架飛機不可能永遠無休止地在天空中飛行。它只有能很好地著陸,才有機會更好地再次起飛。目前煤炭價格已基本市場化,未來改革重點在于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時機已經成熟,F在處于煤炭行業的低迷期,是煤炭資源稅改革的大好時機。
煤炭價格改革是能源領域的一項重要改革,既要理順長期扭曲的價格體系、發揮市場配置煤炭資源的基礎作用,還要體現優質優價和污染者付費原則,更要考慮社會的承受力,把握好推出時機。十八屆三中全再次提出要加快資源價格改革,再次說明煤炭資源稅改革已箭在弦上。我們要一鼓作氣,打好改革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