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對待鋼鐵企業這個“孩子”?
來源:中國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目前的局面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說,“淘汰落后產能、壓縮過剩產能,既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推動河北轉型升級的關鍵性舉措。”(12月17日《人民日報》) …
“目前的局面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焙颖笔∥瘯浿鼙卷樥f,“淘汰落后產能、壓縮過剩產能,既是治理大氣污染的根本性措施,也是推動河北轉型升級的關鍵性舉措!(12月17日《人民日報》)
經過近些年的高速發展,河北鋼鐵產能位居全國第一。雖然鋼鐵產業的發展,帶來了GDP的提升,但也帶來了嚴峻的環境問題,不加遏制可能演變為政治問題,處理不好還可能引發穩定問題。鋼鐵企業是老板的“孩子”,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功臣。在這場治理大氣污染的攻堅戰中,有必要在這個“孩子”的出生、管理、教育的問題上,重新思考一下。
在鋼鐵企業的“出生”上,“準生證”辦理要嚴。河北鋼鐵產業高速發展的原因可總結為:一是市場有需求,導致一些企業盲目跟風;二是一些地方政府有提高財政收入的扭曲政績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鋼鐵產能過剩,還需從源頭上治理。政府在辦理鋼鐵企業“準生證”時,要更多地聽聽群眾的聲音,更多地看看生態環境的承受能力,由“二有”轉變為“一聽一看”,人民群眾和生態環境不允許辦的,堅決不能辦。
在鋼鐵企業的“管理”上,政策約束要硬。政策的約束懲罰更加直接,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削減全省鋼鐵產能的這根“骨頭”不好啃,一是嚴峻的形勢所迫,二是復雜的利益糾葛,所以必須用政策這把“快刀”斬掉產能過剩背后的“亂麻”,用政策硬約束鋼鐵企業的不健康發展。對58個違規項目的拆除、停建、罰款,對文安新鋼和安次洸遠兩個違規項目的行政問責,無不體現了政策“管理”的硬。
在鋼鐵企業的“教育”上,市場調節要軟。鋼鐵企業不僅僅是企業老板的“孩子”,也是市場的“孩子”。如果對鋼鐵企業一味的硬約束,容易造成新的問題,所以還要結合市場的自動調節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教育”作用,把這個“孩子”交給市場。壓減鋼鐵產能不僅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還要有“寬嚴相濟”的智慧,這樣才能在確保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不出現由“硬著陸”帶來的穩定問題。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山東鋼鐵監事王思軍因工作調整辭職 下一篇:庫存連降10周,處于年內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