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因素疊加 持倉創階段新高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周二,期指四合約跟隨現貨一起高開低走,延續了周一的跌勢。主力1312合約開盤2375.8,下跌18.4個點,跌幅0.77%;尾盤15分鐘走平,收盤時升水1.5個點。至此,IF1312合約自12月5日開始,已經連…
周二,期指四合約跟隨現貨一起高開低走,延續了周一的跌勢。主力1312合約開盤2375.8,下跌18.4個點,跌幅0.77%;尾盤15分鐘走平,收盤時升水1.5個點。至此,IF1312合約自12月5日開始,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震蕩下跌,從2485.6點下跌至2375.8點,累計下跌110點,跌幅4.4%。我們認為,基本面和資金面利空因素的疊加效應,是導致期指近期弱勢的主要原因。
利空因素引持倉高企
基本面上,匯豐PMI預覽值創三個月新低。周一匯豐公布的12月匯豐PMI指數初值為50.5%,較11月終值50.8%回落0.3個百分點,創三個月來的新低,與歷史同期比較僅高于2008與2011年,表明目前經濟呈現一個下行趨勢。分項指數表明制造業生產在需求回落之后逐步收縮;原材料庫存回落而產成品庫存上升,反映生產滯后需求收縮后的庫存積壓,短期的庫存去化還將繼續。令人欣慰的是,新訂單指數51.8%,較上月略增0.1個百分點。新出口訂單指數也略有好轉。
資金面上,年底資金狀況不容樂觀。昨日SHIBOR利率繼續走高,而昨日央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操作,這已是央行自12月5日以來連續四期零操作。在整體資金面偏緊的情況下,A股市場還要面對優先股、新三板及IPO重啟造成的資金分流影響,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12月11日股指期貨四個合約總持倉達到134555手,與今年2月20日的歷史高點134801手僅相差246手,是6月中下旬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歷史規律當期指總持倉創下階段性高點之后,股指前期行情或將面臨轉折。例如,今年2月5日期指總持倉首次突破12萬手,隨后總持倉繼續增加,在2月20日再次創下歷史高點,達到134801手,但之后持倉上行趨勢并未得到延續,期指總持倉開始出現回落,降至11萬手的水平,而去年12月份以來的上漲行情也正式終結,股指進入震蕩調整階段。在上周三期指總持倉創下階段性高點之后,期指就持續走低,當前已經回吐了11月14日以來的大部分漲幅。因此,總持倉能否持續增多較為關鍵。
期指上行壓力大
周二期指前20主力在三個合約上的凈空持倉為16794手,比上一交易日減少了957手,但仍處于7月份以來的較高水平,暗示當前空頭對市場施加的壓力依舊較大。凈空持倉短期下降主要是由于股指大幅下跌之后,殺跌動能有所緩和,但是中期仍需謹慎。
從傳統空頭席位的凈空持倉上來看,周二中證期貨三個合約持有的空單量達到18029手,比上一交易日增加了559手,處于近期高位水平,凈空持倉量則是達到了12399手,為6月7日以來的最高值;海通期貨[微博]的空單量為19442手,凈空持倉為15301手;而華泰長城在期指移倉換月的過程中,并沒有在當月合約上減少空頭頭寸,反而增加了139手的空單,在下月合約上增加了566手空單,三個合約的凈空持倉達到5893手,為年內最高水平。這三個合約的凈空持倉加總后的總值為33593手,處于高位,反映了這幾家席位對未來行情比較看淡。
從單個席位上來看,多空雙方增減倉的力度都較為有限。多頭方面,增倉最為積極的是魯政期貨、安信期貨,增倉均在500手以上。而空頭方面增倉在500手以上的也是兩家,分別為華泰長城和中證期貨。減倉方面,多頭最大減倉為永安期貨減少多單338手,空頭減倉力度最大的是廣發期貨,減倉649手空單。多空增減倉幅度有限主要是由于股指連續下跌之后,殺跌動能略有放緩,多空表現都較為謹慎。
整體來看,經過連續下跌之后股指跌勢或將暫緩,但由于凈空持倉依舊位于高位,期指上方壓力較大,中期仍需謹慎。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聚焦本周鋼市四件大事 下一篇:山西長治多措并舉力促煤炭企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