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成主旋律 年底鋼市尚無驚喜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年底臨近,節日氛圍逐漸濃郁,但仍然難掩鋼市緊張氣氛。現貨鋼價漲勢難持,鋼市重回弱勢下行通道。當前各地氣溫轉冷,戶外開工受限,淡季特征顯現,行業結構性供應過剩仍然沒有改變,宏觀經濟…
年底臨近,節日氛圍逐漸濃郁,但仍然難掩鋼市緊張氣氛。現貨鋼價漲勢難持,鋼市重回弱勢下行通道。當前各地氣溫轉冷,戶外開工受限,淡季特征顯現,行業結構性供應過剩仍然沒有改變,宏觀經濟發展勢頭不明,鋼鐵價格仍將維持弱勢盤整。
據中鋼協數據顯示:2013年1-10月,螺紋鋼、中厚板等八大主要品種的價格全面下跌,主要結算價格為3462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每噸降低340元,價格損失達到了2246億。鋼鐵行業深陷微利局面,難以自拔。去年一季度出現本世紀以來首次全行業虧損的消息,曾令市場為之震驚,但現在早已見怪不怪了。
雖然今年以來,汽車、建筑業等下游行業對鋼鐵的需求有所增長,影響和制約鋼鐵行業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化解產能過剩工作剛剛起步,效果還有待考驗,供求關系的失衡短期難以改變,鋼材價格還將持續低迷,其次,是鋼鐵生產的各種成本要素居高不下,特別是近期資金困難局面還可能加劇,年底鋼市出現“意外驚喜”的可能性不大。
產能過剩制約鋼價長期維持低位。多年來,我國鋼鐵產能的增速始終高于需求的增速。2013年1-11月份,全國粗鋼產量為7.15億噸,預計全年產量將為7.82億噸,較去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24億噸增幅為8%左右,預計全年表觀消費量為7.30億噸。我國鋼鐵產能的利用率遠遠低于合理水平。雖然行業就治理產能已經達成共識,但利益盤踞,政策難以實施到位,往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以致于行業走上了越治理越過剩的不歸路。
供需失衡,鋼價難漲,鋼企利潤超低。長期以來,高產量壓制鋼價走高。由于終端市場需求疲軟,市價缺乏成交配合,只能掉頭走弱。尤其到了年終的關鍵時刻,供需關系顯得格外重要。近段時間,南方陰雨、北方降溫,室外開工受限,鋼市的下游需求出現萎縮,市場出貨情況不理想。甚至在上周,鋼材庫存在將近一年的連續下降之后,出現了小幅反彈跡象。而年末,市場資金偏緊,為求出貨,部分商家的報價難免出現松動。
此外,鋼廠價格全面回落,市價不乏走低的可能。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鋼鐵行業全行業利潤為116.8億,企業虧損量達四分之一以上。行業利潤率為0.48%,平均每噸鋼利潤是28元。1-10月份,鋼鐵生產的主營利潤是58億,生產每噸鋼創造的效益僅為4.2元。鋼企利潤仍然受供需不平衡壓制,而今年環保重拳頻頻出擊,鋼企業績雪上加霜。又到年終訂貨關鍵階段,為了刺激下游訂貨,鋼企只能無奈下調報價。
成本趨弱,資金收緊,鋼材價格難有漲幅。據市場反映,內礦市場成交低迷,鋼廠采購積極性明顯減弱。進口礦仍在回落通道,普氏62%品位鐵礦石指數為每噸132.75美元,一周下跌3美元。同時,國內鋼廠減產增多,對進口礦的需求減弱,而12月份的新貨也即將到港,因此鋼廠繼續采購的意愿不強。進口礦價還將小幅走低。成本支撐越發弱化。
時至年底,恰逢QE退出引發年內第二次“錢荒”。央行3000億SLO仍未解資金面饑渴,7天回購利率攀升至8.9%。而由于資金壓力的加大,近期鋼廠訂單不足、商家低價拋貨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加上春節資金需求及互聯網金融等因素的影響,預計本月底之前資金面情況仍會進一步緊張。綜上所述,市場利空主導,年底鋼市維持弱勢震蕩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