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行業改善盈利還須緩解供應壓力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前不久,鋼鐵行業2013年前11個月的盈利數據正式亮相:2013年前11個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116.8億元,利潤率僅為0.48%,平均噸鋼利潤僅為28元。從鋼材價格指數看,截至2013年12月27日,鋼材綜合…
前不久,鋼鐵行業2013年前11個月的盈利數據正式亮相:2013年前11個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116.8億元,利潤率僅為0.48%,平均噸鋼利潤僅為28元。從鋼材價格指數看,截至2013年12月27日,鋼材綜合價格指數為99.14點,低于20年前的水平。進入2013年12月份以來,國內鋼材價格一直在低位震蕩盤整,預計鋼鐵企業的盈利“成績單”依舊不盡如人意。
在霧霾天氣頻頻出現、環保監管節節升級的壓力下,河北、山西、邯鄲、江蘇等地相繼針對部分鋼鐵企業采取停產、減產舉措,河北省武安等地的鋼廠則被要求限電一周。受上述措施的影響,我國粗鋼日均產量有所下降。2013年12月上旬,全國粗鋼日均產量降至201.3萬噸,旬環比下降3.7%。
粗鋼產量有所下降,供需矛盾有所緩解,鋼材價格緣何仍難以扭轉頹勢?
首先,根本原因在于我國龐大的產能基數。據統計,截至2012年末,國內粗鋼產能約為9.7億噸。2013年2月份以來,國內粗鋼日均產量均在200萬噸以上。據此粗略計算,我國的產能利用率為75%~79%,處于偏低水平。因此,鋼廠只要略微放量生產,前期減產、控產的努力就很容易被稀釋掉,對緩解供給壓力的影響甚微。
從成品材產量數據看,2013年前11個月,螺紋鋼月均產量達到1680.4萬噸,熱軋卷板月均產量為1532.5萬噸,冷軋卷板月均產量為574.5萬噸,中厚板月均產量為578.4萬噸,均為近幾年的最高水平。由此判斷,鋼材市場的供應壓力依然巨大。
其次,時處嚴寒淡季,鋼材需求相對疲弱。雖然汽車行業有超預期的良好表現,2013年11月份的產銷量繼續創新高,但由于鋼材整體需求增速放緩,需求量雖沒有明顯惡化,但也難以言好。2013年12月份以來,市場各類鋼材品種的成交量明顯減少。以螺紋鋼品種為例,北京市場日成交總量平均僅為20200噸,環比減少5.02%,反映出市場需求的疲弱。
從市場情況看,要改善企業的盈利狀況,還要在緩解供應壓力上下工夫。須要指出的是,雖然國家已經將8000萬噸化解產能過剩的目標任務分解到相關各省,但考慮到仍有新建、在建產能將不斷投產(據業內人士透露,這部分產能超過1億噸),我們不能簡單寄希望于化解產能過剩來緩解供應壓力。鋼鐵企業要提高盈利能力,還是要堅持“沒有邊際貢獻不生產”,爭取做到“沒有毛利潤不生產、沒有凈利潤不生產”,通過無縫對接市場和用戶需求,及時調整品種結構,實現不增產能增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