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出臺礦產資源規劃 六城區不再新建礦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市國土資源局獲悉,太原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1-2015年)近日出臺,規劃期內,我市六城區范圍內將不再新建礦山(國家和省屬重點項目除外),已有采礦權到期可以依法延續,但不再擴大礦區范…
從市國土資源局獲悉,太原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11-2015年)近日出臺,規劃期內,我市六城區范圍內將不再新建礦山(國家和省屬重點項目除外),已有采礦權到期可以依法延續,但不再擴大礦區范圍和擴大生產規模等。
截至2010年底,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45種,其中,18種礦產正在開發利用。所有礦種中,以煤、鐵為優勢礦種,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煤166.2億噸、鐵4.08億噸,分別占全省保有資源儲量的6.3%、12.2%。同時,全市共保留煤礦68座、非煤礦山114座。
為合理開發布局礦產資源,全市將劃分重點、限制、禁止和允許開采區。其中,重點開采區為資源比較集中、資源稟賦和開發利用條件好的地區,全市共劃分西山煤炭規劃礦區、嵐縣煤炭規劃礦區(太原部分)、古交鐵礦、婁煩鋁土礦、陽曲縣東黃水石膏石灰巖礦、陽曲縣高村石灰巖礦、陽曲縣陽店石灰巖礦等7個重點開采區。禁止開采區是指受經濟、技術、安全、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禁止進行礦產資源開采的區域。比如,規劃期內,禁止在天龍山自然保護區、汾河上游自然保護區、凌井溝自然保護區等自然保護區開采礦產資源。
我市將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重點工程,以西山煤炭規劃礦區為全市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兼顧西山綜合整治、汾河流域治理建設等需要,統籌考慮嚴重影響人居環境、工農業生產、城市發展、公路交通的重大礦山地質環境等問題,部署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同時,加大閉坑礦山、廢棄礦山(礦井)、政策性關閉礦山和國有老礦山歷史遺留地質環境問題的治理力度,將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生態建設相結合,使礦山治理后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