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工業減排出臺五年計劃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工信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下稱《計劃》)通知,將主要污染物削減量指標逐項分配到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以及區…
近日,工信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下稱《計劃》)通知,將主要污染物削減量指標逐項分配到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以及區域內的中央企業頭上,其中,河北承擔的減排任務最重。
作為大氣污染防治實施細則之一,《通知》提出的目標是到2017年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
京津冀地區為污染物排放高度集中的區域,也是受霧霾之害最嚴重的地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是構成大氣污染物的三大元兇,根據工信部的數據,2011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排放的上述三類污染物均占全國相應總排放量的30%左右,其中,該地區90%的二氧化硫、73%的氮氧化物和84%的煙(粉)塵來自工業排放,是區域大氣污染的重要源頭。
此次集中減排以求從源頭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產生量,降低末端排放量,加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區域內的鋼鐵、有色金屬、水泥、焦化、石化、化工等重點工業行業將首當其沖。
按照調控思路,工信部將在京津冀地區推廣采用清潔生產技術和裝備,加快推進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工業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促進技術升級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全面提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企業清潔生產水平,確保完成行業排污強度下降目標。
到2017年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點工業企業,通過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可實現年削減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25萬噸、氮氧化物24萬噸、工業煙(粉)塵11萬噸、揮發性有機物7萬噸。根據《計劃》,河北一省承擔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減排任務,占減排總量的三成以上。
按照《計劃》要求,相關地區和地區內央企要在2014年6月底前完成本轄區和本企業集團實施計劃制定工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利用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對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予以支持。
作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河北省已經于去年9月份先期出臺《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河北省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重點行業排污強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到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以上,在50%以上的各類國家級園區和30%以上的各類省級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主要有色金屬品種及鋼鐵循環再生比重達到40%以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由“一鋼獨大”到“多業齊飛” 下一篇:晉煤國內首個塊煤干法脫粉工藝改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