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齊:鋼鐵粗放增長之路已完全走不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2013年底召開的一次行業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在講話中強調,自2011年第四季度算起,鋼鐵主業已經連續9個季度虧損,這表明粗放增長之路已完全走不通。“從目前的賬面數據看…
在2013年底召開的一次行業會議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在講話中強調,自2011年第四季度算起,鋼鐵主業已經連續9個季度虧損,這表明粗放增長之路已完全走不通。
“從目前的賬面數據看,鋼鐵行業2013年能有200億元利潤,但是沒有算進去應收應付賬款。”王曉齊介紹說,“折舊提取在減少;負債增長了1個百分點;應收應付賬款達400億元,同比增長19.6%。此外,煤炭價格下降為鋼鐵減少成本1600億元。所以,對利潤實際起作用的一是煤炭降價,二是欠用戶的錢。鋼鐵行業靠轉變發展方式所創造的利潤基本沒有。”
據統計,截至2013年12月上旬,全國粗鋼產量約為7.3億噸,預計全年產量為7.8億噸,同比增長8%,約為6000萬噸;凈出口鋼材增加600萬噸,增產的鋼材中約有10%出口;鋼材當期消費(抽樣數)增長4%~5%,表觀消費量增長7%,同期國內粗鋼實際消費量增速低于粗鋼表觀消費量增速,更低于粗鋼產量增速。在國內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粗鋼產量增長主要依賴出口和庫存增加(增長1200萬噸)來消化。
與此同時,鋼材價格跌回到20年前的水平。2013年,預計鋼材平均價格指數為103.9點,比2012年的113.7點下降了9.8點,相當于每噸鋼價格下跌350元~360元。
當前,中國粗鋼消費進入了峰值平臺區,產量增長的空間不大。“粗鋼產量增長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經濟增長速度,二是鋼材消費強度”王曉齊介紹說。根據中國鋼鐵行業對34年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粗鋼產量的分析研究,扣除個別年份,粗鋼產量增速與GDP增速的彈性系數在0.5以下。如果2014年的經濟增速為7%,那么粗鋼產量將增長3500萬噸。同時,近幾年,粗鋼消費強度連續下降,并將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繼續下降。目前,萬元GDP的粗鋼消費量已從640千克下降到120千克,下降81.25%,2014年可能降至100千克.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馬年鋼材市場走勢或欲揚先抑 下一篇:鋼市開局不利跌勢延續 全年行情或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