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鋼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612億元
來源:柳鋼集團|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隨著2013年的帷幕圓滿落下,柳鋼通過全面深化優質增效工作,有效實施低成本戰略,在國內鋼鐵行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打了一場漂亮仗:去年,鐵、鋼、材產量分別達1033萬噸、1073萬噸、131…
隨著2013年的帷幕圓滿落下,柳鋼通過全面深化優質增效工作,有效實施低成本戰略,在國內鋼鐵行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打了一場漂亮仗:去年,鐵、鋼、材產量分別達1033萬噸、1073萬噸、1319萬噸,主營業務收入612億元,首次跨越600億元大關,利潤2.2億元,各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穩步提升,企業保持科學穩定發展。
2013年是鋼鐵行業極其困難的一年,傳統的鋼材銷售旺季“金三銀四”“金九銀十”全部落空,鋼價每噸在2012年比2011年低900元的基礎上,繼續下跌了400至500元,而鐵礦石價格一度狂漲到每噸140至160美元,并長期在每噸130美元的高位運行,鋼企“點對點”采購原料生產鋼材來銷售則每噸鋼虧損100至400元。國內大多數鋼鐵企業陷入虧損,生產經營異常艱難,柳鋼也一度出現單月虧損。對此,柳鋼亮出了“利劍”:堅持以市場行情為導向,以“三個優化”為抓手,進一步強化精細管理工作,實施低成本戰略,全面深化優質增效工作。
為加大生產源頭降成本力度,柳鋼采購部門密切關注原燃料市場價格走勢,統籌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創新采購模式、拓寬采購渠道,以擇機采購和性價比采購降低成本。同時,柳鋼以精細管理為切入點,進一步完善貫標、信息化建設等基礎管理工作,強化員工標準化操作及每道工序質量、工藝的過程控制,加大工藝技術創新及降成本力度,全年有效實施了轉爐廠“少渣工藝”冶煉、提碳降合金,棒線型材廠“工序零成本”軋制、冷軋廠1250酸軋機組等寬軋制等技術攻關,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拓寬了企業盈利空間。此外,柳鋼進一步優化品種結構,有效提升產品創效能力。在維護鐵鋼等生產系統平衡高效運行的基礎上,柳鋼一方面根據市場效益情況合理分配坯料流向,充分發揮軋材能力大于煉鋼能力的獨特優勢,確保創效能力較好的冷軋板、熱軋集裝箱板、小規格螺紋鋼等產品優先排產;另一方面通過加強市場調研力度,真實掌握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策劃和開發了包括4個冷軋系列、12個熱軋系列、15個中板系列和4個棒線型材系列在內的35個附加值較高的新產品。去年,品種鋼比例達79.8%,其中中高檔品種鋼比例達到42.5%,中高檔品種鋼率同比增加7.9個百分點,有效增強了柳鋼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與此同時,柳鋼通過推進循環經濟增強轉型發展效果。去年,在拆除3座40噸轉爐、建成焦化廢水深度處理工程和焦化廠配套230萬噸焦煤調濕工程的同時,柳鋼加強能源介質管理工作力度,進一步提升了煤氣、蒸汽、余熱、余壓等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效果,并充分利用這些能源來進行發電,全年自發電量40.7億千瓦時,占企業總用電比例74.9%,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繼續保持行業領先水平,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協同發展。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太鋼打造不銹鋼生產“航母” 下一篇:杭鋼跨入千億企業集團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