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電“頂!毖昙把睾:狡
來源:搜狐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寒氣逼人!行情好像‘過山車’。” 說這話的是在一家規模不小的沿海煤炭運輸公司工作的王先生,春節前后,他所在的航運公司跟其他沿海干散貨運輸公司一樣,經歷了沿海煤炭運價“過山車”…
“寒氣逼人!行情好像‘過山車’!
說這話的是在一家規模不小的沿海煤炭運輸公司工作的王先生,春節前后,他所在的航運公司跟其他沿海干散貨運輸公司一樣,經歷了沿海煤炭運價“過山車”一樣的行情。運價反彈和運價暴跌交替出現,連王先生這種業內人士都有些看不懂。
從去年10月開始,秦皇島到上海的煤炭運價一路上漲,一度達到近70元/噸的三年來高位,但進入今年1月卻迅速冷卻,如今已經跌破23元/噸的歷史新低,很多船舶因為連油錢都不夠,不得不拋錨停航。
沿海煤炭運價“過山車”,與電廠和煤炭企業新年度長協談判僵持下的“頂!辈粺o關系:電廠不要煤,煤炭企業不出煤,夾在中間的航運企業成了犧牲品。
沿海航企受傷
王先生回憶,這一輪沿海煤炭運價的上漲始于去年9月中旬,“2013年7月的時候,秦皇島到上海的運價只有25元/噸,10月就漲到了48元/噸。當時,電廠派船運煤的積極性很高,運價可以說在爆發式反彈,有的報價很高了還沒有船去!
由于沿海煤炭運輸公司的成本在40元/噸左右,也就是從去年10月開始,經歷了近一年持續虧損后的沿海煤炭運輸企業,也終于因為運價的反彈扭虧為盈了。
為了抓住那一波上漲行情,很多沿海煤炭運輸企業開始加快接收此前推遲交付的新船,然而,這樣的賺錢機會并沒有持續多久,到了今年的1月30日,上交所發布的沿海煤炭運價指數報收580點,較上月下降35%,其中秦皇島到廣州、上海煤炭運價分別為32.7元/噸、22.7元/噸,分別較上月下降14.2%、52%。
“到昨天運價還是1月底那個水平,這個價格運煤肯定是虧損的,要么停船不運,要么適合跑外貿的就去跑外貿了!蓖跸壬f,1月中旬后,秦皇島港錨地待泊船基本保持在30~40艘,而辦完手續能裝貨的船舶有時連10艘都不到,這與前兩個月180艘的火爆場面大相徑庭。
造成如此巨大變化的,其實是煤炭需求和價格的大幅波動。去年以來,國內煤炭價格持續回落,尤其8月來降幅明顯,外貿煤價格優勢漸失,內貿煤開始占了上風,特別是煤企老大神華集團推出多項降價措施促銷,吸引了眾多用煤企業前來采購,沿海煤炭運輸也重新紅火起來。
然而去年入冬后,在神華等主要煤炭企業的主導下,煤價又一路上升,從10月初的530元/噸,一躍升到630元/噸,本想通過漲價策略來倒逼電廠提高下一年度的長協煤價,沒想到電廠不但不接受煤企提出的價格,反而以大量進口煤來抗衡,直到今年一月份,談判仍未有任何結果。
搶食國際市場
“對于新年度的煤電談判,去年底中煤、神華曾提出5500大卡秦港平倉為590元/噸,但電力企業并沒有接受這個價格,目前的市場價格已經跌到550~560元/噸了,從供需情況看,也是電力企業占據市場主動性!泵禾糠治鰩熥蛱鞂τ浾咧赋觯壳懊禾渴袌鎏幱诒鶅銎,需求恢復仍不明顯,電廠采購積極性也很低,而港口的庫存也很飽滿。
煤電企業相互“頂牛”,受重傷的卻是沿海運輸企業。據記者了解,包括王先生所在公司在內的沿海干散貨運輸企業,正在加大船只向外貿運輸轉移的力度,但由于春節前后鋼廠的需求下降,國際鐵礦石運輸市場也不景氣,要通過遠洋航運賺錢也不容易。
截至1月31日,代表國際干散貨運輸景氣度的波羅的海指數就報收1110點, 較上月下降51.3%,運價指數從開年第一個交易日的2113點直瀉1000點,創下2009年來最大月度跌幅,重新返還到去年本輪反彈行情的起始點,把去年9月以來的上漲成果一吞而荊而到2月10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收于1096點,整體仍是下降走勢。
“國際航運價格的下跌,與國內大量內外貿兼營船涌向國際市場爭食也有關,在需求急速下滑背景下,前期虛高的運價‘泡沫’迅速破裂!焙竭\專家對記者分析,“隨著年后的企業復工,用電量將逐漸回升,煤炭需求有所回暖,沿海運輸市場將觸底反彈,但反彈的力度有限,除非內貿煤價降到令電廠接受的程度,否則沿海運輸市場的低迷仍需要維持一段時間!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環;虼偈逛撈蟛捎枚嘣瘧鹇 下一篇:新疆口岸2013年進出口鋼材11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