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暴跌 BDI砸盤航運業
來源:國際商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月11日,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跌至1091點。去年底的圣誕采購季過去后,BDI便開始下跌。雖在春節期間有小幅盤整,但跌勢難改。由去年12月24日的2277點,至今跌幅深達52%。這一跌幅至少…
2月11日,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跌至1091點。去年底的圣誕采購季過去后,BDI便開始下跌。雖在春節期間有小幅盤整,但跌勢難改。由去年12月24日的2277點,至今跌幅深達52%。這一跌幅至少是1984年圣誕夜之后,也就是30年以來的最大開年跌幅。
在直線下跌的過程中,雖有1月15日印尼政府關于禁止礦商出口未加工礦石的消息刺激鐵礦石價格走高,波及BDI止跌反彈,但反彈4天之后即陡峭下沖,跌勢不止。業內人士預計,運價還將在目前的低迷狀態下繼續下探,筑底過程可能要延續到正月十五以后。不過即便目前BDI連續下跌,但也高于2013年和2012年同期的760和680.
其實,去年9月以來BDI的暴漲,并沒有實體經濟的支撐。除歐洲經濟止跌企穩、鋼鐵業出現強勁反彈以及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依賴加深外,在全球經濟,特別是全球最大的大宗商品進口國——中國的經濟增速有所減緩。此前BDI的暴漲更多是受短期因素的驅動,比如印度尼西亞政府決定從2014年起,中止其未加工的原礦出口,刺激了中國企業對鎳礦、鋁礬土的搶購。據海關統計,自去年9月份以來,我國從印度尼西亞進口的上述貨物量不斷創出歷史新高,超靈便型船的運力頓現緊張,運價持續上漲了近4個月之久。另外,美國的大豆出口達到峰值以及冬季取暖需求拉動煤炭貿易大幅增長,季節性因素促成兩大洋巴拿馬型船運價強勁反彈,同時圣誕商品采購期間導致船運需求增長。
新年伊始,上述短期利好因素逐步消失,加之中國傳統春節的到來,航運市場開始進入季節性的需求下降期。據廣發證券統計,觀察近10年中國農歷春節期間BDI的走勢發現,春節前20個交易日BDI整體呈現下跌趨勢,平均跌幅23%。但今年下跌幅度較大的原因是,中國廠商補庫存的行動基本完成。
由于中國經濟表現弱于預期,使得中國企業原材料采購的步伐大大放緩。作為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去年12月匯豐公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終值為50.5,較前月回落0.3個百分點,與中國官方公布的同月中國制造業PMI下滑趨勢一致,顯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有所減弱。再加上目前中國資金市場利率一再高企,使得企業流動資金趨緊,從而減少了補庫存的需求。中國對全球大宗原材料采購需求降溫,尤其對鐵礦石和煤炭需求量的減少,成為BDI大幅下挫的主因。統計發現,2011年以來,BDI大體粗略地反映了中國國內民營鋼企的外礦采購節奏。同時,2014年春節后國內的煤炭需求仍不明朗,貿易商多持觀望態度,也不急于采購,也是讓BDI雪上加霜的事因。
不過,中國港口網高級分析師鄭平預計,BDI下降的幅度會逐步收縮,因為散貨與沿海的運價已經到達底部,下降的空間已經很校同時,今年干散貨市場新增運力較少,市場運力過剩局面將逐步好轉,今年BDI的整體表現有望好于去年。另據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的報告,2014年國際班輪市場將逐步走出頹勢,全年海運量為1.7億標箱,增幅達6.12%。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將呈現“前高后底”走勢,均值將在1050點~1150點。國際干散貨市場方面,料BDI年度均值在1500點~175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