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股份再振鋼鐵“長子”風采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11月中旬,四根南京長江大橋拆卸下來的老部件又回到它們最初誕生的地方——鞍鋼。正是當年鞍鋼人憑借頑強精神研制生產出優質鋼材,保障了大橋的順利貫通,從此長江天塹變通途。而這些當年的“…
11月中旬,四根南京長江大橋拆卸下來的老部件又回到它們最初誕生的地方——鞍鋼。正是當年鞍鋼人憑借頑強精神研制生產出優質鋼材,保障了大橋的順利貫通,從此長江天塹變通途。而這些當年的“爭氣鋼”,將要在鞍鋼集團博物館繼續向世人講述“共和國鋼鐵工業長子”的奮斗故事。
有著百年歷史的鞍鋼始建于1916年,1948年,鞍鋼迅速重建,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鋼廠,被譽為“共和國鋼鐵工業的搖籃”。1960年,以“兩參一改三結合”為主要核心的“鞍鋼憲法”在這里誕生。1997年,鞍鋼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從此插上了資本的翅膀。目前鞍鋼股份已成為擁有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產流程及配套設施,主要產品涵蓋熱軋板、冷軋板、鍍鋅板、彩涂板、中厚板、大型材、重軌、線材、無縫鋼管、冷軋硅鋼等品種的國內大型鋼鐵生產和銷售企業。其中,船板和鐵路鋼軌新品種及鋼軌生產技術的研發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深海高壓油氣輸送用高強厚壁管線鋼等系列產品技術工藝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從國產航母、藍鯨一號鉆井平臺、港珠澳大橋,到泰國“東部經濟走廊”的鋼軌,非洲最大懸索橋——馬普托跨海大橋,無論是國內的關鍵項目,還是一帶一路上的重大國際工程,鞍鋼不僅是昔日的“爭氣鋼”,更是今天共和國的“鋼鐵脊梁”。記者留意到,近年來,鞍鋼股份把握國家抓環保、去產能,鋼材市場持續向好的有利契機,積極優化產業布局,做精做強鋼鐵主業,不斷向行業價值鏈高端邁進,全面提升企業的創收創效能力。公開信息顯示,鞍鋼股份歷史上的最好贏利水平出現在2007年,當年公司實現凈利潤75.33億元。而據公司披露的財務數據,2018年前三季度鞍鋼股份就已實現凈利潤68.55億元,同比增長80.73%,已超出公司上市以來絕大多數年份的全年凈利水平。一位鋼鐵行業分析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行業高景氣度的持續下,鞍鋼股份四季度的利潤也不會低,仍將保持較高的贏利水平,2018年的凈利潤應該會創出歷史新高。
前述分析人士認為,作為東北地區龍頭鋼企,鞍鋼股份在技術、資源等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公司的噸鋼資產規模不到4000元/噸,具有較強的競爭潛力。記者留意到,近年來,鞍鋼股份堅持綠色發展,持續降低能源成本,噸鋼綜合能耗、噸鋼耗新水指標都創出了歷史最好水平。
記者還關注到,2018年以來,鞍鋼股份運作更加積極,實現鞍山本部、鲅魚圈和朝陽三個鋼鐵生產基地的協同發展。天風證券在相關研報中認為,鞍鋼股份收購朝陽鋼鐵,盈利能力得到增強。進入四季度,秋冬季環保限產窗口期間,市場供給將得到一定程度壓制。而公司所處地區不在環保限產區域內,認為鞍鋼股份四季度有望繼續保持高盈利狀態。華泰證券認為產能增長和積極發展多元相關或成公司看點。
- [騰訊]
- 關鍵字: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