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鋼集團A類科研項目“白云鄂博稀土-鈮-鐵資源分類定位估量研究” 取得階段性成果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日,經過一個月的現場驗證,包鋼集團A類科研項目白云鄂博稀土-鈮-鐵資源分類定位估量研究獲得階段性成果。據了解,此次礦研院與成都理工大學共同自主研發的有限元理論及其方法體系,經白云…
近日,經過一個月的現場驗證,包鋼集團A類科研項目“白云鄂博稀土-鈮-鐵資源分類定位估量研究”獲得階段性成果。
據了解,此次礦研院與成都理工大學共同自主研發的有限元理論及其方法體系,經白云鄂博主礦多個生產臺階的現場穿爆數據分析,分類定位成果與實際礦化符合度較高,驗證了前期項目研究成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可以將項目階段性成果與采選工序技術進行有效銜接。據了解,目前白云鄂博選礦以鐵為主,采礦前對所選礦體的稀土和鈮含量難以協同經濟開采。有限元理論及其方法體系有望有效提高采礦精準度,打通“地質-采礦-選礦”三大環節的痛點與堵點,并能協同調整、優化采選工藝,提升礦產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細算“經濟賬”,為包鋼集團實現礦產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提供有力的理論和技術支撐。
據項目負責人礦研院院長閆國英介紹階段性成果的取得,為白云鄂博礦產資源實現高等級的“精準采、精細選”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下一步礦研院將依托創新聯合體,繼續完善有限元理論及其方法體系,盡早將項目核心技術應用于現場,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為白云鄂博礦產資源接續和資源綜合利用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