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是河鋼發展史上極具挑戰性、極其不容易的一年,也是河鋼人創新突破取得巨大進步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異常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河鋼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為河鋼發展營造的良好外部環境,在應對挑戰中闊步前行,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保持了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2022河鋼十大新聞”擷取河鋼波瀾壯闊發展進程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新聞事件,展現過去一年河鋼知難不畏難、迎難能克難的奮進身姿,無懼風險挑戰勇向前的精神品質,為河鋼人接續奮斗注入信心和力量。讓我們砥礪前行再出發,不斷開創河鋼更加美好的未來!
9月16日,在2022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上,頒發了中國企業管理最高獎項——第十二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表彰了2021-2022 年度全國優秀企業家。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發表主旨講話,并向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獲得者頒發獲獎金牌和證書。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榮獲第十二屆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并代表獲獎企業家發表感言。
于勇發言時表示,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是中國企業管理最重要的獎項,也是企業家十分珍愛的榮譽,對弘揚企業家精神、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發揮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企業家群體,多次對企業家成長作出重要指示,并提出殷切希望,使企業家隊伍備受鼓舞。伴隨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企業家隊伍更加成熟、更有眼界、更有格局,成為國家乃至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堅力量。企業家是國家實力的象征,是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我們一定要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在偉大的歷史變革中不辱使命,主動擔當,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為民族復興而奮斗,為成就未來而奉獻。
12月16日,河鋼全球首例120萬噸氫冶金示范工程一期全線貫通,標志著我國鋼鐵行業由傳統“碳冶金”向新型“氫冶金”的轉變邁出顛覆性、示范性、關鍵性步伐,將進一步引領傳統鋼鐵冶金工藝變革,全面開啟綠色、低碳發展新紀元。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社等中央媒體及各類媒體平臺紛紛對此進行了報道,在社會上產生熱烈反響。
能源變革是達成“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河鋼作為鋼鐵行業綠色轉型的先行者,深耕氫能與鋼鐵的融合創新、協同發展,超前跟蹤世界氫冶金技術的研究與發展,與意大利特諾恩等知名企業合作,充分發揮豐富的焦爐煤氣資源優勢,創新采用零重整焦爐煤氣作為還原氣,并在未來逐漸過渡至風能制氫、太陽能制氫等100%綠氫為還原氣的氫冶金技術。河鋼氫冶金示范工程全球首創了“焦爐煤氣零重整豎爐直接還原”工藝技術,是目前工業化生產中含氫比例最高的氣基豎爐直接還原工藝,最接近未來100%氫還原的工藝狀態。與同等生產規模的傳統“高爐+轉爐”長流程工藝相比,該工程一期每年可減少CO2排放80萬噸,減排比例達到70%以上,同時SO2、NOx、煙粉塵排放分別減少30%、70%和80%以上,且生產每噸直接還原鐵可捕集二氧化碳約125千克。
8月4日,河鋼與寶馬集團在沈陽簽署《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綠色低碳鋼鐵供應鏈,標志著鋼鐵與汽車行業聯動減碳跨領域合作取得突破。雙方將聯手打造產業鏈“深度融合、綠色發展”的合作典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作出更大的貢獻。
河鋼與寶馬集團將圍繞綠色低碳鋼鐵材料的研發及使用,基于寶馬對鋼鐵材料的低碳需求,開發低碳、綠色汽車用鋼材料并完成相關認證。寶馬將成為河鋼綠色低碳鋼鐵的第一家客戶。按照目前的采購計劃,從2023年中期開始,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量產車型將逐步使用河鋼的低碳汽車用鋼。相較于傳統鋼材,這些低碳汽車用鋼的生產過程將少產生10%至30%的二氧化碳。2026年起,寶馬沈陽生產基地開始在整車量產過程中使用河鋼生產的綠色汽車用鋼。這些“綠鋼”基于綠電和電爐等工藝,其生產過程將逐步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5%,預計每年將減少約23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9月2日,由河鋼發起承辦的首屆世界氫冶金技術交流大會,以及氫冶金標準聯合工作組成立大會舉行,河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于勇擔任氫冶金標準聯合工作組組長。國內外氫冶金領域知名院士、專家、行業組織和企業單位代表,以“氫啟未來”為主題,圍繞推動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引導和規范鋼鐵行業氫冶金領域標準化工作等進行深度研討,推動我國乃至世界氫冶金技術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本次大會舉行,標志著我國氫冶金標準化進程邁出了重要的步伐,對引領氫冶金工藝高質量發展和鋼鐵行業綠色轉型、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河鋼堅定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全行業率先發布實施“低碳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特別是把氫能開發利用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加快推進低碳冶金技術的革命性創新與突破,積極引領鋼鐵行業氫能綜合利用與發展。在河鋼集團張宣科技建設了全球首例120萬噸以焦爐煤氣為還原氣體的氫冶金示范工程、在唐山地區落地運營全國首條規模化氫能重卡運輸線、與全球產業鏈合作伙伴開展戰略合作,積極引領鋼鐵行業氫能綜合利用與發展。
10月27日,由標準普爾(S&P Global)主辦的全球金屬行業“年度最佳交易獎”在英國倫敦揭曉。憑借在全球金屬行業的高度影響力和低碳綠色發展前景,河鋼浦項汽車板合資項目在多個候選項目中取勝獲獎。
近年來,河鋼始終堅持在全球經濟共創共享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高度,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河鋼與浦項控股作為具有世界品牌影響力的鋼鐵企業,早在2017年8月29日,雙方就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MOU)。2021年6月25日,河鋼與浦項控股成功簽約,雙方強強聯合,在中國共同出資建設河鋼浦項汽車板合資項目,協同推動全球鋼鐵產業鏈、供應鏈高質量發展。在兩國政府的關注支持和股東雙方的精誠合作下,該項目于今年1月7日開工建設,通過融合河鋼和浦項控股的技術、品牌、人才、市場、管理等先進要素,聚焦新能源汽車、高端品牌汽車,年產輕量化、耐腐蝕、高強度汽車用鋼135萬噸。同時借助河鋼和浦項控股全流程低碳排放優勢,為汽車行業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綠鋼”,成為全球鋼鐵和汽車行業低碳發展的引領者。
8月3日,《財富》全球同步發布了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河鋼以661.497億美元的營業收入名列第189位,創榜單排名新高。9月6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在北京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2022中國跨國公司100大及跨國指數”榜單,河鋼以770.14億元的海外資產、1537.22億元的海外收入、21.22%的跨國指數在鋼鐵企業中位列第一,連續6年成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鋼鐵企業。
河鋼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推進“鋼鐵向材料、制造向服務”轉變、全產業鏈全球化布局等,各項工作躍上新臺階。立足技術升級新發展階段,深度優化“兩個結構”,釋放區位調整后發優勢,鋼鐵主業競爭力大幅提升。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供應鏈金融、數字經濟、新材料、工業技術服務等領域持續發展壯大,新興板塊正在成為河鋼發展新的戰略支撐。深度融入全球化進程,形成了全產業鏈、全球化布局的海外事業發展格局,海外板塊經營業績取得歷史性突破。
“隨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河鋼‘兩個結構’優化必須堅定不移,營銷模式轉變勢在必行。”8月11日,河鋼召開營銷系統工作會議,提出要堅定不移、科學謀劃、穩步推進營銷模式轉變,積極構建與新營銷理念和營銷模式相適應的生產組織模式,推動河鋼發展不斷邁上新高度。
河鋼在深度研究市場的基礎上,對營銷模式轉變階段性目標和中長期目標進行合理規劃,制定科學舉措,持續深入推進。及時調整營銷工作重心,將關注點由聚焦規模化產業、聚焦“已知市場”、聚焦“已知客戶”,向更加關注本地市場、更加關注細分市場、更加關注新產業和新業態市場、更加關注個性化和小眾化市場轉變。積極展開精準化市場調研,在綜合考慮客戶黏性、未來成長性、經濟效益等方面因素基礎上,進一步鎖定更加高端的客戶群。立足河鋼資源和數字平臺成立“營銷作戰室”,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市場和客戶變化趨勢,為河鋼經營決策提供依據。深刻領會和解讀柔性生產的內涵,積極構建與新營銷理念和營銷模式相適應的生產組織模式,為小眾化的訂單和個性化的客戶提供生產組織保證。
7月27日,河鋼舉行河鋼材料技術研究院成立大會,將河鋼集團鋼鐵研究總院重組為河鋼材料技術研究院。8月18日,河鋼集團承德釩鈦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暨釩鈦產業園項目啟動大會在承德召開。今年以來,河鋼緊跟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社會轉型步伐,加快推進“鋼鐵向材料、制造向服務”轉型升級步伐,推動鋼鐵行業發展不斷邁上新高度。
河鋼積極響應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推進轉型升級,在鋼鐵向材料、制造向服務轉變上下足功夫。充分運用改革的倒逼機制,緊緊跟進新產業新業態對鐵基新材料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釋放裝備、人才、技術、管理、創新等優勢,使產品具有更多的技術含量和競爭價值;先后成立河鋼材料技術研究院、承德釩鈦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河鋼集團大河(唐山)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為河北省產業結構升級注入新的動力,積極推動我省從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強省轉變;把鋼鐵向材料轉變作為全面提高鋼鐵材料有效供給、高質量供給,著力解決高端材料依賴進口“卡脖子”難題的有力手段,推動鋼鐵行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5月31日,河鋼與唐山市政府聯合組建的大河生態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儀式舉行,標志我省生態環保領域“第一家國資國企平臺”正式誕生。這是河鋼與唐山市政府積極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國家“雙碳”發展戰略、貫徹國務院穩住經濟大盤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深入實踐,是企地雙方聯手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實際行動。
5月11日,河鋼與唐山市政府簽署節能環保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組建大河環科集團。該公司定位為高新技術產業,將積極承接國家在環保領域的政策支持,以生態環境領域重大需求為導向,以環保科技創新為引領,立足大眾生態環境重大戰略咨詢平臺、環境技術研發及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四大平臺”,聚焦環保服務、環保裝備制造等“十大板塊”,全力打造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數字化賦能鋼鐵可持續發展基地等“四大基地”,努力成為最具技術創新力市場競爭力的生態環保科技平臺。該公司還將高效整合河鋼內外部綠色環保產業資產資源,創新鋼鐵資產利用模式,釋放存量資產效能,加快建成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生態環保科技產業集團,推動制造產業向綠色產業轉型,實現由單一的服務鋼鐵到服務綠色環保產業的跨越。
10月10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十年·答卷”系列節目播出第二期,選取高鐵、航天、鋼鐵三個案例,其中鋼鐵選取河鋼作為代表,詮釋非凡十年制造強國發展成果,進一步彰顯出河鋼在鋼鐵行業乃至制造業中的示范性和引領性。10月14日,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宣部年度巨制的大型電視專題片《領航》播出第十四集《胸懷天下》,報道河鋼塞鋼故事,塞爾維亞武契奇總統誠摯表達“永遠感謝習近平主席,感謝中國共產黨”,進一步彰顯“中國河鋼集團”的國家隊角色。
河鋼不僅承擔著國家經濟建設的責任,也是踐行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角色。不斷延展鋼鐵報國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以更大的擔當作為和務實行動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河鋼品牌形象和社會影響力持續提升,品牌價值再創新高,達到1286.58億元。積極探索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直接有效的路徑,助力國家“雙碳”目標實現,發布低碳發展技術路線圖、簽署世界鋼鐵協會《可持續發展憲章》、在業內率先發布WisCarbon碳中和數字化平臺,憑借在綠色制造、轉型升級、氫能產業發展、綠色鋼鐵供應鏈等方面的實踐成果,成功入選中國工業碳達峰“領跑者”企業;高標準、全方位、高質量地為北京冬奧會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為我國舉辦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貢獻了河鋼力量,贏得了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奧組委,以及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
|